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精选

时间: 翠梅2 历史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篇1

  桓玄(369—400)字敬道,一名灵宝,东晋大司马桓温少子,深受桓温钟爱。桓临终,命为继嗣,袭爵南郡公,时年五岁。

  桓玄七岁时,守丧三年期满,原桓温属下的文武佐吏都来向桓玄叔父,荆州刺史桓冲告别,桓冲抚摸着桓玄的头告诉他:“这些人都是你家的故吏!”玄应声痛哭,哀动左右,众人无不惊异。数年之后,桓玄长成了一表人才,容貌不凡,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又善作文。他自恃门第高贵,才华出众,常常以英雄豪杰自居,令人望而生畏,朝廷也有所疑虑而不加擢用。

  直到二十三岁,桓玄才被拜为太子洗马。时人纷纷议论桓温晚年有不臣之迹,桓玄兄弟因此遭到排抑。朝廷只让他们作些无权的闲散官。有一次,桓玄去拜见琅邪王司马道子,正信饮宴,宾客满座。司马道子突然睁着两只醉醺醺的大眼对众人说:“桓温晚年想造**,是不是?”桓玄吓得汗流浃背,拜伏在地,不敢起身。琅邪王骠骑长史谢重举起手板回答说:“已故宣武公(桓温)废昏立明,功过伊尹、霍光,人们的种种议论,应当有所识别。”道子点头,桓玄这才爬了起来。从此,桓玄的心中更加惴惴不安,对司马道子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桓玄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曾登高眺望震泽,愤懑叹息说:“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便弃官回到了自己的封国。桓玄向来不甘屈居人下,他为自己出身元勋之门却负谤于世而愤愤不平,乃上书晋孝武帝。桓玄篡晋,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尾声。这个短命政权终于被刘裕推翻。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共经八十天;从称帝到披杀,前后不到半年,死时年三十六。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篇2

  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南朝宋皇帝。小字车儿。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生于京口。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三十年。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好猜忌。永初元年(420)封宜都王。刘裕病死后,太子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不亲政事,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谢晦于景平二年(424)五月废黜刘义符,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同时由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但是,义隆不能容忍大臣擅行废立,元嘉三年(426)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从此政由己出。六年,因病由其弟彭城王义康执政。

  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专总朝权,势倾天下,曾擅杀名将檀道济。十七年,义隆采取断然措施,收杀拥戴义康的领军刘湛等人,罢斥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二十二年废为庶人,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隔江威胁建康,义隆怕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南朝王室的自相残杀由此始。自刘裕放弃关中后,北魏坐大,中原渐遭蚕食。元嘉八年,宋反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受挫。

  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调动六十万大军进攻江南,亲率大军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趋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后在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军杀掠殆尽,宋朝国力削弱。三十年,义隆为太子刘劭所杀。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化,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江左自东晋义熙十一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15~453),“役宽务简,氓庶繁息”,三十多年中相对安定,所以旧史常称“元嘉之治”。但元嘉末年,北魏军队在江淮间一进一出,江南地区经过大规模战乱,邑里萧条,版籍大坏,所谓“元嘉之治”从此结束。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篇3

  为充实长江下游的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和所有制上游桓氏势力东山再起,抵御前秦南下等,谢安打算成立新军。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月,朝廷任命谢安侄子谢玄为南兖州刺史,负责筹组新军。谢玄随即把南兖州的军事治理机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移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南徐、南兖两州侨户纷纷应征入伍。当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刘牢之等数人以骁勇应选,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率领精锐作为前锋。因为晋朝百姓称京口为北京,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太元四年(379)五月,前秦兵俱难、彭超部进攻淮南,并包围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北府兵更是表现神勇,成为击败前秦的中坚力量。北府兵的军事实力使它成为各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北府将领也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重要力量。

 

 看过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故事

1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