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发明故事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现在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用品之一。那么关于手机发明的故事是如何的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手机发明的故事
1973 年4月3号,一名中年男人站在纽约 的街头,从包里掏出一个砖头大小的无线 电话,引得路人一片围观。 “乔治,我现 在正在使用一部无线电话跟你通话”中年 男人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不过中年男人可以通过 手中的这个无线电话听出对方的妒忌与愤 怒。
中年男人叫马丁库帕,他打这通电话的心 情是复杂的,接电话的人叫乔治,是贝尔 实验室的一名项目负责人,他们的故事还 要追溯到几年以前。
马丁库帕不仅是一名乌克兰移民的儿子, 还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从学校结业的他 找工作到处碰壁,终于鼓起勇气去乔治的 公司碰碰运气,当时的乔治已经在无线电 界小有名气,是马丁库帕的崇拜对象,马 丁做梦也想在无线电行业做出一番事业, 当他进入乔治的办公室时,乔治正在专心 研究无线电话的项目。
“尊敬的乔治先生,我很想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如果能留在您身边做一名助理工程 师就好,我不求待遇。。。”马丁诚惶诚 恐地说。
“请问你是哪一年毕业的?做无线电多长时 间了?”乔治甚至没有看马丁一眼,就粗暴 地打断了他。
“乔治先生,我今年刚毕业,还从未干过 无线电的工作,可是我很喜欢这项工作。 ”马丁坦率地说。
“年轻人,我看你还是出去吧,不要再来 了,请别耽误我宝贵的时间!”乔治还是原 来的口气。
听了这句话以后,原本忐忑不安的马丁反 而平静了下来。 “乔治先生,我知道您现 在正在忙什么,在研究无线电话?或许我 可以帮上忙!” 就在这一瞬间,乔治对马丁 能一眼看出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而惊讶, 可他还是认为马丁不是能够帮助他的人, 于是坚持将马丁赶了出去。
“乔治先生,终有一天您会正眼看我的!”马 丁出门的时候说了最后一句。
这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应聘者被拒的故 事,可是正是乔治拒绝了马丁的应聘,才 给了马丁人生的另外一次机遇。
不久,马丁在摩托罗拉谋得一份工作,并 负责无线领域的研发,1973年,美国电 报电话公司(AT&T)发明了一种叫做‘蜂窝 通讯’的技术,马丁库帕觉得这个想法很 好,正好为自己的发明提供了技术的支 撑,因为‘蜂窝通讯’采用蜂窝式无线组网 的方式,把终端和无线设备连接起来从而 实现互相通讯。
对马丁来说幸运的是,AT&T公司并没有 打算将此项技术导向个人用户,公司的高 管认为蜂窝通信仅仅是‘车载通信’,就像 今天的固定电话主要针对家庭一样,只能 说AT&T公司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发明 的这种技术的本质。但是马丁却认识到, 人们并不希望和房子、汽车或者办公室说 话,而是希望和人讲话,他发明无线电话 的另外一个目的无非是为了证明个人通讯 的想法是正确的,电话号码对应的应该是 人而不是地点。
由于当时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在考虑, 是否允许 AT&T在美国建立网络,并提供 无线服务。此外,AT&T也在开展研发无 线电话的计划,此时正是大好时机,摩托 罗拉当然不愿意让机会白白溜走,剩下的 问题就是谁先研发出来谁就抢占了商机。
摩托罗拉要求马丁在六个星期内制作出无 线电话模型,有五个工业设计小组同时给 即将诞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做外形,马 丁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这个类似砖块的 设计差不多流行了十五年,事实上马丁和 他的团队花了两倍的时间也就是两个月才 研发出来,由于有上百个电子元器件,最 后的外形也是原来设计的 5 倍大小。
马丁拿着这个自己研发的手机,首先就想 到了乔治,于是他就打了这通电话。这 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无线电手提电话方面的 故事,无线电手提电话俗称:手机。
为什么发明手机
朋友的母亲是个可爱的小老太太,她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你怎么打搅都没用。老太太最不爱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接电话,她总说电话是非法入侵者,本来好好干自己的事儿,可电话一响,你就得侍侯它。所以,她固执地拒绝铃声,该炒菜炒菜,该浇花浇花,该看肥皂剧看肥皂剧,你要是有耐心,就等着老人家炖好肉熄了火、剪了枝擦了叶、唉声叹气关心过小燕子之后,再来接你的电话。
电话不遭老人待见还有很多理由:原本儿女说好了回家吃饭,可电话一响,准有事儿来不了;以前没电话,定下来的事情就改不了,现在说变就变;推销的骗人的,动不动就来找你……不方便?哪里有啊,面对面说话,或者写封信传消息,不比听个声儿好?
可就是这样一个拒绝电话的老太太,居然迷上了手机,确切地说,是得了“手机强迫症”。
老太太参加了老伙伴们组织的老年合唱团,天天下午去公园排练。公园离家不太远,可也得坐几站车。儿女怕老人来来回回出意外,就买了个手机,让老人挂在脖子上。老太太见着这个新玩意就不高兴,不是把它扔到沙发角就是搁在被子下头,铃声响了半天都找不着,更别说让她随身带了。儿女说,这个多便利。老太太眼一瞟,那是你们方便,不是我方便。
让老太太对手机发生兴趣的是刚上中学的小孙女。她抓来手机三弄两弄,手机铃声就变成老太太在合唱团里唱的歌;再弄弄,手机上就有了小孙女的照片。孙女说,奶奶,手机多好呀,你随时都能找到我。果然,小孙女动了动手指,老太太的手机上就有了孙女写来的信。
因为能看到孙女的来信,手机一下子在老太太那里变成了宝贝。很快,她就在孙女的教导下,学会了发短信,虽然不是字字都拼得对,可大意思不错。手机从角落里解救了出来,宝贝似地挂在了老太太脖子上。不仅如此,老太太还带动了合唱团伙伴们的短信热潮,有事没事的,就戴上老花镜嘴里念念有词单指大动地发信息。
老太太开始和手机形影不离。时不时把手机举到眼前看看,有没有错过的电话,漏过的短信。有回出门,落了手机,都走到公园门口了记了起来,从来不迟到的老太太立马掉头回家,不把那个宝贝握在手里,她就心神不宁。
饭局上,朋友跟我们讲老妈的故事,我们笑成一团。正笑着,一段好听的手机铃声飘过来,我发现,至少有5个认识不认识的人,在翻包找自己的手机。接着,就有人下意识地看自己的手机,怕错过什么要紧电话。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在一天里看不到手机、听不到铃响时心安理得。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同他人对外界交流与联系的重要工具,而且,越来越变成自我与社会之间不可或缺的通路。当手机号码与每个人一一相对,在不分白天黑夜任何地方任何场所信号都畅通无阻之时,我们实际已经成了手机的奴隶。
你其实很难说手机更方便了自己还是更方便了别人,你甚至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变得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们自闭于一个由手机构成的小小空间里,当然,帮凶还有电脑。
有了这两样先进的通讯工具,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可以对着电脑的大屏幕手机的小屏幕表情达意,拇指大动十指翻飞,它们过滤掉或好或坏的情绪,阻隔掉必要或不必要的面对面交流,然后,一并将生活方式格式化。
那么,我呢,我的表达,我的情感,我的世界呢?统统都变成了群发的邮件或者短信?我们开通了自己与外界的连线,然后就变成手机GPS定位中的一个点,从此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