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历史故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故宫的历史故事资料,欢迎阅读!
历史回眸中的故宫背影
对于故宫,人们的目光更多在于金碧辉煌、威武而雄壮的天安门以及午门城楼,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背后的影子。早些时候,故宫被民众称为“紫禁城”,一个“禁”字,将大内和民间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
中国传统的官家文化,一说到“宫禁”,人们就只能噤若寒蝉、高山仰止了。对于吾辈升斗小民,故宫里面发生故事的真正版本无从知晓。而高大门楼背后那些被人忽略的风景,却似乎能给人另一种视角。
绕过故宫午门那巍峨的门楼,沿着古树掩映的护城河,很快就来到了午门外。
一直以为,午门是进出故宫唯一的通道。而实际上,在故宫午门两侧的墙垣上,大大小小还有很多侧门,其中有名有姓的,有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这些侧门的规模一点也不亚于正门午门。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耳门,门脸很小,很不张扬,放眼望去,甚至可以忽略它们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些耳门,据说才是故宫进出的主要通道。当年,那些送米送水送菜甚至出粪的工人,以及内务府的宫女太监,每天都要从这里鱼贯进出;宫殿里的宫女太监,他们老死后,也都只能从这里运出来,送到郊外去埋葬。
当然,皇帝贵妃们出入走的必然是正门了。这些无名的耳门,如同人体的进食系统与排泄系统,虽然默默无闻,却一门当关,万夫莫开,从某种意义上掌握着宫廷人士们的生死。
当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包围紫禁城,勒令末代皇帝溥仪出宫,靠得就是封锁大小宫门,断水断粮,让蜗居在宫内的前清遗老们,不得不乖乖就范。所以,明清两朝,紫禁城的大小门口都有禁卫军重兵把守,就是连一只鸟儿,也休想偷混进去。当然,那些禁卫军早已不见踪影了,现在改由铁把门了。
故宫的外围是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是守卫宫禁的第一道屏障了,对于紫禁城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当年冷兵器时代,故宫的护城河显得比别处的更宽更深。
河水深不见底,泛着绿光,此岸是民居,彼岸是大内,这条楚河汉界,无法逾越;而护岸两边的垂柳,虽然点缀着某种温情,却难免有点狐假虎威、欲盖弥彰的架势。不知道是游人扔下垃圾太多,还是管理方的懈怠,行走在护城河边,偶尔能嗅到某种异味,这与金碧辉煌的皇城根以及杨柳低垂的风景,有点不大匹配。即便如此,相比喧闹的外界而言,这里毕竟瑕不掩瑜了。
走过故宫的护城河,远离了那些依依的垂柳,应该算是不在宫禁的范围之内了吧。数平方公里之内,除了高大雄伟的故宫之外,再也没有别的高层建筑了。
然而,这里依然是古树林里的荫地,星罗棋布却又规划整齐的北方四合院,静静地守卫在城墙之外。当年清代,能够允许在紫禁城附近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当年从龙入关的八旗子弟,而曾经祖辈定居于此的老百姓,则被驱赶到了红线之外。而现在也隐约有些当年的范儿。
在这些四合院的门口,时常能够看到武警哨兵的身影,据说某些大人物们常年居住在此。纵然羡慕这番清幽雅静,却不得不匆匆逃离,毕竟这并非我等小民的久留之地。
故宫是一座很古老的建筑。如果仅仅只是说它有历史的积淀,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几十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则并不见得有稀奇。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遗留下具有民族风格的类似古建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譬如西安、南京、开封等地,那里历朝的宫殿比故宫历史更为久远,但为什么单单北京故宫名声在外呢?我想,或许是因为在近现代中国,这座建筑扮演了太多的特殊角色。
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围绕皇权的传承以及社稷,曾经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如明代的夺门之变、壬寅宫变、“梃击案”、“红丸案”等;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的辛酉政变等;而到了近现代,五四运动在这里风起云涌,毛泽东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这座宫殿的政治象征远远大于建筑美学上的意义了。
几百年的故宫,现在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越走越远的背影了。故宫的背影,使我想起了若干年在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时的感受。
那次,我特意在那间具有标志性意味堂屋背后的树林里小憩了一下,那座故居房前屋后,低矮的草屋顶,农家院落的柴房,还有浅浅的排水沟,以及更远一些的农田和树林,我看得是那么真切,而它显得又那么朴实,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神秘感。
这种独特的视角,或许让我们从那些高大上背后,看到了某些平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