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我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时间: 玉玲2 历史故事

  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你知道我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曹魏时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被誉为“天下名巧”。 他一生有许多发明创造,大多是发生在1700多年的曹魏京城洛阳城里,即今偃师境内。

  马钧自幼家境贫寒,不擅辞令却精于巧思,特别是对生活工具的构造、机械原理,进行过刻苦钻研,努力革新。早年,他曾改进织绫机,改进后的新织绫机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四五倍,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马钧也因此而扬名。后来,他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居住在洛阳城里。

  公元234年,在洛阳城里,发生了一场关于我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指南车的争论,以马钧为代表的实干家认为远古黄帝时代就有指南车了,而以散骑常侍高堂隆为代表的空谈家则不以为然。魏明帝曹睿知道马钧是个能工巧匠,就命令他制造指南车。接到命令后,马钧日夜钻研,苦心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把指南车成功制造出来了,满朝大臣都对马钧的绝世技巧以及实干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马钧在洛阳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轻快省力, “其巧百倍于常”,可以连续把水由低处提到高处,灌溉田地,被广泛应用。一次,有人进献给魏明帝一种木偶百戏,造型相当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摆在那里,不能动弹。马钧以水为动力制造了“水转百戏”,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这在我国古代的木偶戏剧艺术中,是一个卓越的创造。

  马钧在军事上兵器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一次他看到魏军缴获的诸葛亮所发明的连弩,本来已是一种能连发数十箭的新兵器,他研究改进后,效率提高了5倍。另外,还有一种“发石车”,是弹射石块攻打对方的兵器。汉末时官渡之战,曹操曾使用“发石车”攻击袁绍的阵地,但只能单发,效率不高。后来,马钧改进了“发石车”, 可以远距离把大石头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使敌方来不及防御。

  拓展:简介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 扶风(今陕西省 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

  出身贫寒。他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当博士时,生活贫困,于是改进绫机,并因此而出名。后来,在 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 指南车,改进了 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马钧,魏给事省中。少而 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钧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秦朗争论於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於是二子遂以白 明帝,诏钧作之,而指南车成。钧见 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有裴秀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钧,钧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玄驳之。 安乡侯 曹羲与秀同,后服钧,告武安侯 曹爽,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