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明的故事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那么创新发明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创新发明的故事一: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创新发明的故事二:雨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创新发明的故事三:显微镜
列文胡克是一位没有受到正式高等教育的英国皇家学会成员。早年年轻的列文胡克,是一位看门人。看门的工作相对轻松,时间充裕,并且能够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天,列文胡克从一个朋友口中听说,在欧洲重镇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里,会出售一种名为放大镜的东西,可以让原本看不清楚的小东西变大,变得可以看清楚。
列文胡克觉得非常有意思,充满好奇心的他也想体验一下这种神秘的装置。于是他跑到眼镜店想去购买一个放大镜,可是,这种新装置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列文胡克根本就承担不起。他很遗憾的要离开眼镜店,却看到店里的师傅正在磨制镜片。列文胡克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镜片的磨制的最基本方法实际并不复杂和神秘,关键点在于磨制的手工熟练度和耐心。列文胡克于是决定,自己也尝试磨制自己的放大镜。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好奇心,观看放大的物体,也不会有多大的经济负担。列文胡克因此成为了一名“磨镜片爱好者”。经过不屑的努力,终于磨制出了自己的放大镜。随后,为了方便使用,他还将镜片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在镜片的下端放置了一个金属片,并在金属片上打孔。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显微镜。列文胡克经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密室里,用各种材料磨制镜片,组装各式各样的显微镜,并日以继夜的用显微镜观察各种事物。他在这个微世界里,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人血红细胞,甚至隐约看到了200年后人类在真正开始了解的细菌。列文胡克一生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组装了大小各异的400款显微镜。并通过广泛的细致观察,成为很多微生物和细胞的第一个发现者。列文胡克在朋友的劝导下,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并邮寄给英国皇家学会。通过英国皇家学会刊登出来,和全世界科学家分享他的发现。列文胡克也因此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虽然他从未受到高等教育,并且根本不会阅读拉丁语(此前的很多科学资料,都是以拉丁文书写的。)这就是列文胡克和显微镜的故事。但是关于显微镜的故事,实际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列文胡克发明显微镜前,其实早有别人发明了显微镜。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早在列文胡克制作出显微镜前90多年,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匠就用凹透镜和凸透镜制作出了显微镜。但是他的工艺比较粗糙,观察的倍数不大,也没有继续将这一设备用于科学研究,发挥价值。因此,显微镜的发明人最终被历史公认为列文胡克,而且列文胡克还因此成为了“微生物之父”。
延伸阅读:列文胡克事迹
他对于在放大透镜下所展示的显微世界非常有兴趣,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主要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昆虫等等。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层是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在细心观察了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小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微尘上、飘浮于空中并且随风转移。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自卵孵出并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发生的。
他通过友人的介绍和英国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自1673~1723年曾将他的发现陆续以通信的方式报告给学会,其中绝大多数都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也在1683年该学报上刊出。他于1680年被选为该学会的会员。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使他所报道的内容仅仅限于观察到的一些事实,未能上升为理论。他的显微镜制法也由于保密,有些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他制造的透镜小者只有针头那样大。适当的透镜配合起来最大的放大倍数可达300倍。
他的划时代的细致观察,使他举世闻名。许多名人(包括英国女王、俄国的彼得大帝)都曾访问过他。
首次发现微生物
“充满煤烟、灰尘的车厢,是一个‘活动的监狱’。”“我‘最大的优点’,是保护指甲干净。”
这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年)卫生习惯的片断。
原来,烟尘及指甲中,藏着大量令人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尤其今天,“生水里有细菌,喝了肚子疼”的道理,以及“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了。
然而,这种简单道理,要是在300多年前,莫说一般人们,就连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学会也全然不知。
本来,这无孔不入的微生物,何时何地不在与人们打交道?甚至在我们体内到处安营扎寨,自由钻进钻出哩。可是,由于人们不能用肉眼看见它们,因而几千年来,人类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微生物这东西存在。
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小人国”里的捣蛋“居民”?
他,就是列文虎克!如果要歌颂他对人类的大功大德,那就必须从他发现“狄尔肯”的前因后果说起……
“狄尔肯”,原是拉丁文Dierken的译音,意即细小活泼的物体。这是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给它们取的奇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