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典故 >

卖国求荣的主人公是谁

时间: 耀聪2 历史典故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卖国求荣,那么卖国求荣的主人公是谁呢?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卖国求荣的典故】

  楚灵王准备侵略蔡国,陈国使臣报告先君病死公子留即位。陈侯的三子公子胜与太子偃师的儿子公孙吴前来报告公子过与司徒招合谋杀害太子偃师而立公子留。楚灵王立即派兵去讨伐公子过,司徒招杀了公子过,卖国求荣献陈,结果被发配东海。

  “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赠给名画家曹霸的诗《丹青引》的开篇。尽管当时曹霸已是一介平民,但杜甫还是强调他不仅曾荣任左武卫,而且出身高贵——是魏武帝曹操的后裔。接着,杜甫写道:“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更是直接赞扬曹操兼资文武,割据的成就虽已成往事,诗文名篇却流传至今。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的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在诸多横幅标语中有一面大白旗,上面写着一副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敦余孽死有头。”上联骂曹汝霖卖国求荣,因为他姓曹,就将他称为曹操的后人。对曹操用其小名阿瞒相称,以示蔑视。可见到了五四时期,曹操已被当作历史上的奸雄,连曹汝霖的卖国也与他这位“祖宗”有关了。

  对历史上一些名人,往往会出现截然对立的评价,甚至在同一时代就已如此,曹操就是其中之一。1958年,郭沫若等提出要为曹操翻案,并说统治阶级出于封建正统观念,所以要污蔑曹操。对此,先师谭其骧先生曾以事实作过反驳。例如,西晋的陆机称曹操“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陈寿在《三国志》中,一方面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另一方面也评价他为“矫情任算”,“虐亦深矣,其民怨矣”。东晋的习凿齿更在所著《汉晋春秋》中以蜀汉为正统,列曹操为“篡逆”。同时代的梅晋却在称誉大臣陶侃“机明神鉴如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不仅将曹操与诸葛亮并列,而且树为更高的典范。唐朝的历史学家刘知几诋毁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简直十恶不赦,与杜甫笔下的“魏武”“文采风流”完全相反。北宋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还是以曹魏为正统,却盛赞曹操“芟刈群雄,几平海内”,“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雅性节俭,不好华丽”。但到南宋朱熹编《通鉴纲目》时,却改以蜀汉为正统,曹魏成了“僭伪”。可见对曹操的评价与阶级立场无关。

  而在民间,至迟从北宋开始,曹操几乎一直扮演着反派角色。《三国演义》的问世和流传,自然使曹操的反面形象更加丰富生动,越来越根深蒂固,以至连五四时代的大学生或者已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或者虽然知道却只能迎合民间的好恶了。

  相关人物:

  楚灵王(?―公元前529年),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灵王有二子熊禄(世子)、熊罢敌,都被蔡公熊弃疾杀死。两千多年来,楚灵王作为暴君昏主的典型而受到历代文人的批评。

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