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典故 >

介绍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时间: 翠梅2 历史典故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一句相当流行的俗语它的意思或许是在形容曹操的耳目众多,动作迅速无所不在因此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是必须要小心提防的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介绍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到你。

  介绍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汉献帝在李傕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处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民间说法是曹操主动前来护驾,与三国演义稍有不同(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且说曹操在讨伐董卓之后,曾任东郡太守。当时山东黄巾又起,他与济北相鲍信共同讨伐黄巾,招安降兵三十余万。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仍担心李傕、郭汜来犯,故奏请汉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洛阳护驾。刚到洛阳城外,适逢李傕、郭汜领兵来攻洛阳。

  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来历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年轻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曹侯之墓"。 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侯,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 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魏公、魏王,心态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朝廷三

  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 "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

  

看了介绍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1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