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

时间: 鸿宇2 历史成语故事

  “各自为政”表示按照个人的主张办事,不顾及整体,也不与别人协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的史书《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的公子归生听了楚国的意见,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带兵抵抗,两军在大棘这个地方安营扎寨,准备打仗。

  在大战来临之前,宋国的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便杀羊犒(kào)劳众位将士。但是,他在犒劳将士的时候却忘了赏给他的车夫羊斟(zhēn)肉吃。羊斟因此怀恨在心,总想找个机会报复华元。

  到了作战的时候,羊斟心里想:平时你不把我放在心上,今天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他正想着,华元来找他驾车了。羊斟不声不响地把车准备好,叫华元上车。华元上了车,走到半路的时候,羊斟便对华元说:“前些天犒劳将士,分羊肉的事由你做主;今天我驾车,那么往哪里走,则由我做主了。”(原文是:“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说着,便快马扬鞭,把华元的战车径直赶到郑军的阵地上去了,华元稀里糊涂地就成了郑军的俘虏。

  后来人们把羊斟的话概括为“各自为政”,用来表示按照个人的主张办事,不顾及整体,也不与别人协作。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

  [语出] 《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近义] 各自为营 [反义] 同心协力 顾全大局

  [用法] 形容集体中互相不配合;互相不协作;不顾整体利益而各行其是。一般作谓语。 含贬义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批判了本位主义以后;各部门互相协作;互相支援;消除了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的现象。

  [英译] Each administers in his own way。

  相关人物介绍:

  华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宋文公四年(前607年),郑奉楚命伐宋,他与乐吕抵御失败,被俘。宋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赎他,赎物才送一半,他即逃归。十六年,杀未假道而经宋境的楚国使者,于是楚围宋都。次年,夜入楚师,与楚讲和。宋共公十年(前579)因与楚令尹子重、晋栾武子友善,使晋楚在宋西门之外结第一次"弭兵"之约。宋共公卒,卿大夫间发生内讧,他攻杀司马荡泽,左师鱼石等五人奔楚。

  华元的故事:

  公元前596年 楚国派出申舟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用向宋国假道。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抓住杀死 楚国使者。 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 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 宋国派出使者到 晋国告急,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不敢冒与 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 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 解扬经过 郑国,被郑国抓起来交给 楚国。 楚庄王亲自接见 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 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 解扬不同意。经 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可是当 解扬来到了望城中的楼车上,就大声疾呼,说 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 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楚庄王大怒,解扬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使命,现在使命实现了,请立刻处死我。” 楚庄王无话可说,反而释放他回 晋国。长期围困而无战果,楚庄王打算退兵,可申舟的儿子申犀拦在车前,说:“我父亲不惜生命以完成国王的使命,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申叔时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 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就派华元为使者来谈判。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 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 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 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 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 宋国唯命是听。” 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证做到。第二天报告了 楚庄王,楚军真的退30里外,和 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 楚国居住。

  华元卫宋

  公元前595年, 楚庄王派申舟访问 齐国,途中必经 宋国。按理来说,经过 宋国应事先通知宋国,然而 楚庄王自恃 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 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非常气愤,于是建议 宋文公将楚使杀掉。 宋文公下令将申舟杀了。消息传到 楚国, 楚庄王听到后十分恼怒,下令讨伐 宋国。

  楚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将 宋国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子反指挥着楚军,向 宋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军在华元的指挥下,居高临下,顽强防守,击退了楚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 楚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 宋国的都城打下来。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投降。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 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王叫我把 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来逼迫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 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第二天将华元的话报告了 楚庄王。楚军真的退到30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楚国居住。盟约上写着:“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成语尔虞我诈就出自于此。

  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很著名的守城战役了。华元以其出人意料的行为结束了一场艰苦的持久战,结束了 宋国的危难和困苦。这场战事虽有妥协,但是以弱敌强,不辱国威,在当时 晋国都不敢和 楚国正面冲突的情况下有此表现,使华元赢得了普遍而长久的敬重。

  华元送琴

  古有四大名琴,它们分别是齐恒公的“号钟”、 楚庄王的“绕梁” 、 司马相如的“绿绮”、 蔡邕的“焦尾”。据说其中的“绕梁”是华元献给楚庄王的礼物。“绕梁”的典故出于《列子》,说的是周朝韩国有一个著名的女歌手 韩娥,在去齐国的途中盘费用光,万般无奈之下,于雍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凄美动听,催人泪下,使听者无不痴迷感动。 韩娥离开之后三天,人们仿佛还听到韩娥的歌声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回味。而此琴以“绕梁”为名,可见其音质之优美世所罕见。

  华元留楚期间,了解到 楚庄王爱琴如痴,就千方百计将 “绕梁”琴弄到了手中,遂将此琴献给了楚庄王。华元送琴可谓用心良苦,目的是亲近 楚庄王,增进楚宋的关系,稳定安定局面。果不出华元所料, 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 樊姬异常焦虑,规劝 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 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