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前车之鉴的故事

时间: 鸿宇2 历史成语故事

  人们把贾谊所引用的谚语“前车覆,后车戒”概括为“前车之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前车之鉴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前车之鉴的故事: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受到皇帝的赞赏。

  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商、周三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劝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他引用当时的谚语说:“前车覆,后车戒。”意思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接着他又说道:“秦代灭亡的车迹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抚百姓。”

  汉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奖励农桑等休养生息的措施。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后来,人们把贾谊所引用的谚语“前车覆,后车戒”概括为“前车之鉴”,用来表示要以前面翻车的事故作为警戒,吸取教训,不要再重复这样的做法。现在,多用来比喻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以防自己再走上失败的道路。鉴,镜子。

  【词目】前车之鉴

  【拼音】 qián chē zhī jiàn

  【释义】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近义词】前车可鉴、覆车之鉴、前覆后戒、前事之鉴、以往鉴来、殷鉴不远

  【反义词】重蹈覆辙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劝告人。

  【示例】

  我们要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也要以人家的失败作为~,以警惕自己今后的工作不出同样的毛病。

  相关人物介绍: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著有《新书》十卷。赋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