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从善如流的故事

时间: 鸿宇2 历史成语故事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从善如流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从善如流的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相遇。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退而回。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获知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近申、息二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

  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紧下令进攻。就在栾书准备下令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现在进犯的楚军既然已经撤退,我们如果借此攻打蔡地,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两支精锐部队,我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兵力吗?如果失败了,晋国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去见晋王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蔡的念头,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于是,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呢,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从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采纳了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左传·成公八年》

  【求解驿站】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活学活用】为人正派的老宋,才华横溢,~,他一定会把厂子经营得很好的。

  【妙语点拨】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然而,有时候真理又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这就需要决策者有理智的头脑和足够的远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毕竟,决策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英明的决策者往往能够让绝大多数人从决策中获益,而不是受损。

  【近义】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相关人物介绍:

  栾书:春秋时晋国权臣。前587年到前573年担任正卿,仕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三朝。他才能卓越,从谏如流,颇识大体,却又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为保卫自己的权威与利益而不择手段,最终激化国内诸多矛盾,导致晋国内乱暴发。最终被晋悼公废黜,生死不明。

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