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兴娥读历史学成语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语文教师,一起来看看韩兴娥老师是如何教授学生读历史学成语的,欢迎阅读!
韩兴娥读历史学成语
编写《读历史学成语》这套书的想法是从2005年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时产生的,当时积累了一些与五千年故事相关的成语。2010年春节前,我的十位同事自愿报名按我的要求补充素材。有的章节,我亲自撰写修改,有的章节“逼”着同事反复修改。这是我的第一套原创书,是方便老师教、便于学生学文言文的书。
这套书每章分为“历史概述”“相关成语”“成语故事”“成语运用”四个部分。
“历史概述”文字简洁,力求让读者以最少的阅读时间搞懂历史脉络。
“相关成语”也是用最经济的篇幅和最少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从中学到大量的成语。排版方式便于自测,学生用书签遮盖左边的成语条目,看着右边的解释就可以反复记忆这些成语。市面上所有的读物,没有一本是这样编排的。
“成语故事”单从趣味性上讲,内容一般,这是缺点。但我把文言文的解释都蕴含在了故事中,尽量直译,不用老师教,孩子就能在故事中找到译文。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和欣香、运红下了很大工夫。书中存在不足,但编写过程中,我们一心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着想。懒孩子、慢孩子可以把译文找出来画上线,然后读熟即可;勤奋的学生把文言文遮盖起来,看着译文背诵原文。
“成语运用”是这套书的又一精华部分。大约每十个成语组成一组应用的例子,通过“不求甚解、强化朗读”方法加上运用“排除法”,学生们个个能体会到运用的快乐。
《读历史学成语》的教学方法
这套书成语含量很大,阅读时有一定困难。集体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读准”,把成语、古文读正确,课堂上要反复领读,老师、学生领读都可以,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朗读;然后才是“理解”,理解主要靠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研究阅读完成;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带领学生“讨论”。
第三步的教学对老师要求高,最能体现老师的学问,最具有观赏性,很适合上公开课。但第三步如果省略掉,学生没有太大损失,如果前两个目标没有达成,学生就失去了一次提高阅读能力的机会。达成前两个目标,对老师来说,只需要在全班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学生的达标情况即可。
◎ 星级达标标准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勤奋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假如要做到全班阅读速度统一,就须制订不同的达标标准。这套书的达标标准是:
一星标准★:
读熟书中的文字即可。“历史概述”“相关成语”“成语故事”都要读熟。
在“成语故事”中画出文言文的译文。
在“成语运用”中填写答案,读熟句子。
二星标准★★:
“历史概述”:读熟。
“相关成语”:遮盖左边的成语,看着意思能说出成语。
“成语故事”:能读熟古文,遮盖故事中的译文,能解释古文。
“成语运用”:能看着前面的“相关成语”说出答案。
三星标准★★★:
“历史概述”:读熟。
“相关成语”:遮盖左边的成语,看着意思能说出成语。
“成语故事”:看着古文能解释意思,看着意思能背诵古文。
“成语运用”:能直接说出答案,不参考“相关成语”。
课堂教学
四人合作小组轮流上讲台讲课,老师站在讲台一侧,倾听、追问、评判。没有经过训练的班级可以由老师先示范几次,然后再由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合作小组四个人一起当“小老师”比学生一个一个上台当“小老师”更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因为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备课时会互帮互学。
1、历史概述
由一个或两个“小老师”轮流读一遍。每读完一段,把需要强调的词领读一遍,全班学生齐声跟读三遍。哪些是需要强调的词呢?一是生词,二是段落中的重点词。如《远古》的最后一段领读“禅让”。读完问学生:
舜让位大禹,后人把这种让贤行为称为什么?
2.相关成语
“相关成语”中的成语,“小老师”全都领读一遍,全班齐读三遍。“小老师”可以选择部分生疏易错的成语重点领读。比如《春秋》部分:
“宁戚饭牛”中的“宁”读“nìng”,姓氏读四声。
成语解释由学生自己阅读,不需要上课一起读。“小老师”一次领读一页中的成语,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读,那样太费时间。领读完一页或两页可以提问题。比如《春秋》部分,大约读到A组“风马牛不相及”的时候提问:
“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读完最后两组时请学生一起谈论“吴越之争”的历史。
3.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主要由学生自己阅读,上课集体学习的只是文言文。讲台上两个学生当“小老师”,“小老师”甲领读文言文,全班学生跟读一遍文言文;“小老师”乙读解释,全班读文言文。
还是以《远古》为例
“小老师”乙读成语故事中的译文:
禹哀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
全班学生齐读相对应的文言文:
禹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小老师”乙继续读成语故事中的译文:
禹虽然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虽然自己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巨资致力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
全班学生继续齐读相对应的文言文: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xù,沟渠)。
这样读有点儿绕,主要是为了强化朗读文言文。我们在编辑成语故事时,力求在故事中直译文言文,这样,文言文的解释不需要老师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但是成语、文言文的发音要准确,这是课堂集体教学的重点。汉语是母语教学,从生活中学习口语,不需要解释,在反复听说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学会;从书本上学习书面语言,也要淡化解释,强化朗读。语文老师的责任,先是让学生发准音,至于理解,学生会在海量阅读的过程中无师自通,而且,成语故事中对文言文的直译,已经给小读者提供了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
4.成语运用
“成语运用”部分完全由学生自学,上课集体学习不安排这部分内容。这部分二星、三星标准是一样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这本书时觉得这一部分最简单,尝试先自己猜测答案,再看一下前面的“相关成语”,或后面的参考答案,两遍就能记住答案。“成语运用”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一座桥梁,把时间用到这里,比用在单纯地进行作文训练上效率要高得多。
5.复习
每节课前20分钟,全班集体学习,后半节课和课外时间由学生自学。学完一个单元后进行总复习。总复习时老师把问题提前抛给学生,比如,《春秋》部分的问题是与春秋五霸相关的成语。上课复习时,先由两个学生分别在中国地图和黑板上贴上“齐、晋、楚、吴、越”的卡片,然后分别找出与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勾践相关的成语。回答完老师的问题之后,可以由学生随意提问,全班学生自由回答。
至于单元复习时提什么问题,老师通读整个单元后,自然就能提出涵盖范围比较大的、有助于理清历史脉络的问题。问题都不难提,老师略知历史,仔细阅读完每一个单元,就能提出恰当的问题。海量阅读教学的优点就在于师生在阅读中共同成长。上海申莘小学的朱霞骏老师带领学生共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这本书的修改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学生也写了很多应用成语的句子,例如:
○ 一次我数学考试考得不好,看到考试成绩时,我整个人都呆若木鸡。回到家后,奶奶看到了我的成绩后,开始了她的“考后训话十分钟”。“你看你,对数学一窍不通,考成这样!”我央求道:“奶奶,您就网开一面,这次就原谅我吧!我下次一定会考好!”“你心里想的什么,我都洞若观火,你看看人家大数学家陈景润,每天夜以继日地苦学,多厉害呀!你要是有他一半好,我也不会操那么多心了!”(陈珊琦)
○ 1948年,解放军全线反攻,使恶贯满盈的国民党土崩瓦解。(刘思怡)
○ 小雨偷了东西,还杀了人。被抓捕归案后,他向警察求饶,请他们从宽处理,可事情已经覆水难收,他也只能被判死刑。(夏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