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关于历史的成语

时间: 玉玲2 历史成语故事

  很多成语都是来自于历史的故事中,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历史的成语,欢迎阅读!

  关于历史的成语

  挂印封金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

  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汉献帝还任命他当偏。

  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在曹操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关羽请战,但曹操并不想用关羽,因为害怕关羽得了军功后就会离开,但事出无奈,还是让关羽出战,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为曹操解围,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专门铸成一枚大印送给关羽。

  在随后的战斗中,关羽又追杀了袁绍的另一员大将文丑,正是这次战斗,刘备知道了关羽在曹操手下;不久,关羽也得知兄长刘备在袁绍那里,并且收到袁绍部下送来的刘备亲笔信,当时就写了回信,由来人带回。

  关羽把刘备兄长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后,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在大门上悬挂了回避的牌子,关羽一连去了好几次,都见不到曹操。张辽也推托有病不接见。关羽知道他们的用意,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向着官道进发,去投奔刘备了。

  挂印封金,也可以写作封金挂印。"挂印"这个词,有时候又当担任官职讲,就是上任、担任指挥。人们通常也用挂帅来表达这种意思。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颠倒黑白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不但聪明,而且非常喜欢看书,有着非常丰富的见识,口才也特别的好,经过日积月累努力的学习,屈原无论在政治、外交还是文学等方面,都有着令人赏识的才能和造诣,得到了当时楚国的国君楚怀王的信赖,被任命为官,专门负责起草法令和接待各地诸侯宾客等事宜。

  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

  但是,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的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的利益,引起了这些人的嫉恨。这部分嫉恨屈原的代表人物靳尚等人,就想着办法,接二连三地向楚怀王打小报告,恶意中伤和诬陷屈原。

  久而久之,楚怀王听从了这些人的意见,慢慢就对屈原疏远起来。

  到了公元前的313年,秦国的国君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到楚国,对楚怀王说,只要楚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将六百里土地割让给楚国。

  屈原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场骗局,于是就极力劝谏楚怀王不要上当。但当时已经昏庸至极的楚怀王根本就不听屈原的劝谏,不仅不听,反而把忠心为国的屈原流放到汉水以北。

  等到楚国和齐国真的断绝来往以后,秦国却立即变卦赖账,说割让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楚怀王怨恨秦国没有信守承诺,重新召回屈原,并出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损失严重。后来,秦王又主动要求讲和,并约楚怀王到秦国相会。楚怀王中计前往,进入武关后便遭到扣押,被幽禁了三年,最后病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即位,他的儿子更加糊涂昏庸,不但屈服于秦国的压力,而且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流放到更遥远的湘水地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郢都yǐnɡ dōu (楚国的都城),烧毁楚国先王的陵墓,使无数楚国的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屈原在湘水闻讯后,感到无限的哀痛,但他自己负屈含冤,报国无门,只能把满腔的忠诚和悲愤,抒发在回环起伏、激越奔放的诗篇中。在屈原的名作,《九章·怀沙》里,他写了这样两句诗:“变白以为黑兮,倒(dào)上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进行了愤怒的鞭挞和控诉。后来人们就从屈原的这两句诗中提炼出颠倒黑白这个成语。

1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