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两晋 >

东晋政权的奠基人王导生平

时间: 耀聪2 两晋

  编者按: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接下来跟着小编去看下东晋政权的奠基人王导生平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小名阿龙。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早年就与晋元帝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到江南后,为司马睿联络南方士族,又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拜骠骑大、仪同三司。因讨华轶功,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公元339年,王导逝世,时年64岁。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谋反并攻入建康,以王导守尚书令。王敦又提及前议,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为王导所拒绝,只得退回武昌。不久,元帝因忧惧而崩,王导受遗诏辅立明帝,迁司徒。后王敦病重,王导诈称其已死,为其发丧,又派军击败王含,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事后,王导进位太保。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崩,王导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劝谏,执意征召苏峻入京。不久即发生“苏峻之乱”,后叛乱为陶侃、温峤所平定,王导又驳斥了众人欲迁都的念头,稳定了局面。

  咸康五年(339年)卒,时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三日,遣使追谥曰文献。其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人物生平:

  当时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与王导素来友善。王导知道天下已经开始动乱,于是全心全意辅佐琅琊王,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意愿。元帝也非常信任器重他,两人就像好友一样。元帝还在洛阳时,王导总是劝说他要尽快回到藩国。

  公元304年(永兴元年),元帝出镇下邳,不久迁安东,请王导担任安东司马,军事谋划,都听从其安排。

  公元307年(永嘉元年),元帝听从王导建议,出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王导相随南渡。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被排斥,仕进很困难,当然不满意。王导想要在原东吴境内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

  元帝初到建康时,吴地之人不愿归附,到建康已一个多月了,士族百姓还没有人来登门拜谒,王导为此事很焦急。正好遇上王敦来朝,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义德行虽厚,但名望还不够大,你现在威望名声已经很高了,应该帮一帮琅琊王才对。”正值三月上巳,元帝亲自出外郊游观看人们的修禊活动,乘着肩舆,摆着全副仪仗,而王敦、王导等和一些北方名士都骑马跟随。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名士,悄悄地前来观看,见王敦、王导等人竟如此恭敬,都大吃一惊,于是相继在路边施礼拜迎。

  王导因而再向元帝献策说:“古代的帝王,没有不礼敬故老,访问当地风俗民情,谦虚克己,来招纳贤才的。何况现在天下丧乱,神州大地四分五裂,建国大业才刚刚开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啊!顾荣、贺循,是当地有声望的名士,不如好好结纳他们以收揽人心。这二人到了,其他的人没有不来的。”

  元帝于是就派王导亲自去造访贺循、顾荣,二人都应召而至。由此吴地之人望风顺附,百姓归心。从此之后,他们相互依靠,君臣的名分就确立了下来。

  元帝过江以后还好喝酒,王导见此,经常哭着劝阻。元帝答应了他,下令畅饮一番,从此就戒酒了。

  自东晋至陈亡的三百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