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文章 >

国学经典新元史

时间: 耀聪2 国学经典文章

  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于1920年编撰成国学经典《新元史》。第二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

  《新元史》是清末民初的柯劭忞所撰,他以《元史》为底 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新元史》成书于1920年,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全书共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修史背景

  由于明代的《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后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其中内容:序纪

  蒙古之先、出于突厥。本为忙豁仑,译音之变为蒙兀儿,又为蒙古。金人谓之鞑靼,又谓之达达儿。蒙古衣尚灰暗,故称黑达达。其本非蒙古,而归于蒙古者,为白达达、野达达。详《氏族表》。其国姓曰乞颜特孛儿只斤氏。太祖十世祖孛端察儿之后,称孛儿只斤氏。皇考也速该又称乞颜特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突厥语译义灰色目睛,蒙古以灰睛为贵种也。

  蒙古初无文字,世事远近人相传述。其先世与他族相攻,部族尽为所杀。惟余男女二人,遁入一山,径路险山戏仅通出入,遂居之,名其山曰“阿儿格乃衮”。生二子,长曰恼古,次曰乞颜。“乞颜”义为奔流急瀑,言其勇往迈众似之。乞颜子孙众多,称为乞颜物,又译为奇渥温。“温”者,国语之尾音也。后以地狭人稠,欲出山,而涂已塞。有铁矿洞穴深邃乃,篝火洞中,宰七十牛,剖革为筒,而鼓之。铁石既融,径路遂通。蒙古旧欲,元旦锻铁于炉,尊卑次第捶之,其事盖缘起于此。

  乞颜之后,有孛儿贴赤那,译义为苍狼。其妻曰豁埃马兰勒,译义为惨白牡鹿。皆取物为名,世俗附会,乃谓狼妻牝鹿,诬莫甚矣。孛儿贴赤那与豁埃马兰勒,同渡腾吉思海,徙于斡难河源不儿罕山之下,生子曰巴塔赤罕。

  巴塔赤罕生子早塔马察。塔马察生子曰豁里察儿蔑儿干。豁里察儿蔑儿干生子早阿兀站孛罗温勒。阿兀站孛罗温勒生子早撒里合察兀。撒里察兀生子曰也客你敦。也客你敦生子早挦锁赤。挦锁赤生子曰合儿出。合儿出生子曰孛儿只吉歹蔑儿干。其妻曰忙豁勒真豁阿,生子曰脱罗豁勒真伯颜。其妻曰孛罗黑臣豁阿。生二子:长曰都蛙锁豁儿,次曰朵奔蔑儿。都蛙”,译义为远视:“锁豁儿”译义为一目;言其一目能远视也。

  作者简介

  柯劭忞(1850—1933)是清末民初的史学家,字凤荪、凤笙,号蓼园,山东省胶州市大同村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柯劭忞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柯横对史学、文学、音韵、文字等传统学问多有见解,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所成就。其母李长霞在国学、诗作方面不让须眉。柯劭忞自幼受家庭影响,勤奋好学,有一股痴迷精神。他读书时精力集中,心不旁骛,一次他读书时靠近炉火,袖子被点燃而毫不觉察,当父亲发现书房传出烟味,才得知是全神贯注于书本的儿子所为。为此父亲常以“书呆”称之,不无喜爱地劝导他。

  柯劭忞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应召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中途辍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19岁时中乡试举人。之后,他广交各省学吏,曾先后应聘于晋、粤、辽东等地书院担任主讲。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中进士,遂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不久任编修,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为其岳丈吴汝纶订正了《尚书故》4册。

  1901年,柯劭忞出任湖南省学政,任期4年。回京后,曾先后担任国子监司业、贵胄学堂总教司和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等职。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出任贵州提学使。两年后调回京城,在学部先后任丞参、度署右参议、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清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任议员。翌年10月,受资政院委派,出任山东宣慰使兼督办山东团练大臣。不久被调回京城任典礼院学士,赐紫禁城骑马,伴宣统皇帝溥仪读书。

  民国初年,为废帝溥仪侍讲,以前清遗老自居;北洋军阀政府请他主持一些学术机构,他除接受主持纂修《清史稿》的职务外,其他都不肯承担。他一生用了较多的时间研究元史,成就以此为最大。在学术上,柯劭忞有了施展才智的机会。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开设清史馆,循例组织学者编修前朝历史。赵尔巽为馆长,柯劭忞等为总篡。1928年赵尔巽辞世,柯劭忞代理清史馆馆长职务,同时兼任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长。柯劭忞参与编修《清史稿》十四年,负责总阅全稿,做了大量工作。

  柯劭忞利用明清时期有关元史研究的新成果。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资料和书籍,如法国人多桑著的《蒙古史》等书,对元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于1920年编撰成《新元史》。第二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新元史》成书以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因此书授予柯劭忞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柯绍忞除《新元史》外,还著有《新元史考证》(北京大学铅印版本)。据说《清史稿》中的《天文志》、《时历志》、《儒林传》、《文苑传》、《畴人传》等,都是由他来主纂的。此外他还著有《盖喀图传补注》一册,《译史补》六卷(由北京大学出版),以及《蓼园诗钞》五卷(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尚未出版的有《十三经附札记》、《春秋谷梁传注》、《尔雅注》、《后汉书注》、《文献通考校注》、《蓼园文集》等。

  中国当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极多,而得到博士学位的极少。何况柯劭忞又没有在日本留过学,只是清朝的翰林,曾到日本考察过学政。以这样的资格获得日本博士学位的,在近代史中,只有柯劭忞一人,其原因就是因为一部《新元史》。当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有“博士论文审查会”。根据不同的论文,聘请不同的专家来审查。审查《新元史》的是当年东京帝大极负盛名的史学权威箭内亘博士,时任教授。工作极为仔细认真。有一天他的学生仓石武四郎教授去看他,见满屋中摊的都是书,其师正在紧张查对资料。对他说:这部著作的价值可在博士之上;也可在博士之下,要把原书与旧“元史”不同之处,一一加以比较,查对核实评价之后才知道,所以这些工作是颇麻烦的。(大意如此。)可以想见当年帝大审查《新元史》时态度之严谨。不过后来毕竟是通过了审查,获得了学位。其后日本设“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因柯劭忞为东京帝大文学博士,名重一时,因而聘之充任委员长。

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