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诗经 周颂》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进行大量的农业劳动的场面,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加速了周朝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斯大林曾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说:“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底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作者,这生产工作者便是奴隶主所能当作牲畜来买卖屠杀的奴隶。”奴隶的生产劳动在一定意义上讲推动了当时的农业发展,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诗经》经历了前后五个多世纪的历史跨度,从“商汤伐夏”、“盘庚迁殷”、“殷墟文化”、“周人克殷””、“武王伐纣”“成康之治”、“封火戏诸侯”,人类的历史发展进入到了周朝,如果仅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周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
西周初年,实行了自共主周天子将统治区域外之土地分封诸侯、郡大夫的册封制度,出现了许多享有土地的周室宗亲与有功之臣、大小封建领主,所使用的奴隶大多是遗留的殷民和战争的俘虏,因此也加速了农业的发展,这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初级阶段。随着奴隶主势力、诸侯权势的进一步扩大,终致周武王驾崩,引发的叛乱,周公东征,三年平叛,才使周王朝得以巩固,出现了大约50年左右的“太平盛世”也就是“成康之治”,到了周穆王、周历王、周宣王时期,逐渐衰退,直至经历了“国人暴动”之后,“周召共和”也不过仅仅维持了约十来年的光景,到了幽王即位,西周灭亡,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始为春秋。
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和沿革,从“盘古开天地”到“战国七雄”,中国的神话、传说、历史史实都是《诗经》得以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历史原因,《诗经》是一部儒家经典,至战国,被儒家尊称为“六经”之一。
从《诗经》创作的历史背景看,在那个时期,在那个历史阶段,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也自然是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今天,我们无法苛求古人,《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这样的地位已经足够了。
延伸阅读《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是诗与乐舞终将会分离,因为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艺术必然趋向于细化,因此诗歌便从歌辞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体。《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
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中还出现了歌颂教师的篇目,极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歌颂教师的诗歌。(《菁菁者莪》)其中的“君子”即是指教师。虽然今人多认为是爱情诗,但证据不足。比如说,《诗序》中就提到了“菁菁者莪,乐育人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从这里就很明显能看出这首诗歌真正的方向。
《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典礼,战争徭役,定都建国,燕飨欢聚,狩猎耕耘,采摘渔牧,君王贵族,大夫,君子淑女,农夫商贾,思妇弃妇,游子隐逸,初恋思慕,闺怨春情,幽期密会,洞房花烛,迎亲送葬,怀人悼亡,草木鱼虫,飞禽走兽,莺啼马鸣,风萧雨晦,波光山影,火山地震,祈祷祝愿,占卦圆梦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可以说,一部《诗经》立体地再现了生存环境、事态人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内容在世界古代诗歌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远比印度的《吠陀》与____《圣经》中的诗篇要广泛得多。它的主题已不限于宗教性的,或仅仅表达一种虔诚的感情,它也不像荷马史诗只谈论战争与冒险,它歌唱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感情,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说:“卑俗的山歌俚曲,/现今日常熟悉的事情,/天然的悲苦和伤逝,/过去有过,以后还会有。”(选自《孤独的割麦女》)在如此自然,如此朴素,如此亲切地表现普通人民的心声和感情方面,很少有别的诗集堪与《诗经》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