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赏析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秦观以为词牌名写的词,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首词。
鹧鸪天秦观作品赏析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秦观的一首代表词作,抒发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全词内容是:“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首词作是秦观站在女主公立场上写的闺怨词。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位妇人在梦中被黄莺的叫声惊醒,随后,这位妇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想起了在外征战的丈夫,不知道丈夫是否安全。一个春季过去了,自己还未收到丈夫的家书,妇人焦急万分,她不知道丈夫如今身在何处,更不知道丈夫是否平安。妇人伴随着焦虑进入了梦乡,妇人跨越了空间距离和丈夫在梦中相聚。她和丈夫互诉衷肠,俩人幸福而美好。天亮后,妇人醒来了,她看着家中空荡荡的场景,才知道和丈夫相聚是一个梦境。梦醒后,还是依然地孤独悲凉,随后,妇人难过的大声哭泣,窗外下着淅沥沥地雨,妇人的哭声和雨声融成一片,听着异常悲凉而伤感。这首词作充满了悲伤的感情基调,词人在第一句就写到了“泪”这一意象。接着用夜莺这一意象渲染出伤感的氛围,娓娓道出妇人思念丈夫之情。从这首词作中,也可看出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因为金人的侵略,宋人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保卫疆土,妇人们只能远远地守望家人的归来。
秦观生平事迹怎么样的
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秦观在诗词上有很大的成就,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宗”,代表作品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等。秦观自幼喜爱文学,对历史和兵法有不俗的见解。
早年间,秦观拜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非常欣赏秦观的才气,对他屡次提拔。后来,秦观进入官场,成为苏轼的同僚,曾担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后来,新党派宰相把持朝政后,对苏轼和秦观等旧党派进行了打击和贬谪。秦观先后被贬谪至郴州、雷州和藤州。秦观不断向南贬谪,离朝廷和故乡越来越远,秦观内心非常苦闷,他只能寄情于诗词间,用词曲表达出自己对政治的强烈不满。公元1098年,苏东坡从海南岛北归途径雷州时,和弟子秦观相见了。在短暂的相处过程中,苏轼被秦观的诗词作品所打动,心中五味杂陈。恩师苏东坡离开后,秦观尝试换一种心境生活。他开始行走于雷州各地,体察当地的人文风俗和百姓生活。公元1110年,宋哲宗去世后,宋徽宗登基,不久之后,朝廷召回了秦观。秦观在回程路上去世,享年52岁。
后来人提到秦观时,往往会将他与婉约派词人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秦观在策论上也有很高的建树。曾经,苏轼遭到贬谪后,屡次给秦观写信,让他多写一些策论类文章,为北宋社会建设做贡献。
虞美人秦观主要讲了什么
上阕第一句中碧桃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或者才能突出的人才,凡花指的是平凡人、普通人,两者放一起是在对比,碧桃和凡花两个一高一低,境遇却一样。第二句说的是珍贵的花卉开在大山深处、乱世林中,虽然美丽,却没人赏识,借此表达自己的才能不被朝廷重用。
下阕写的是春天里下着微微的细雨,美人心里无限感慨:春光虽好,却难留住,如同美好的东西都容易逝去,比如女子韶华易逝。即便没人欣赏,也不要太过悲伤,最后两句显得比较洒脱,为知己喝一杯酒又如何呢?难得遇到知己,可惜知己要远行,现在是一醉方休,酒醒后,知己已经走了,这可怎么好呢?
《虞美人》这首词背后还有个美丽的故事。秦观准备离开京城,他的朋友给他送行,其中有个权贵朋友,他带着他的宠妓一起来的,这位宠妓的名字就叫做碧桃,席间秦观敬碧桃的酒,权贵朋友替碧桃挡酒,说是碧桃不喝酒。谁知碧桃竟说,为了秦观今天就破例喝酒。碧桃拿起大酒杯和秦观畅饮,秦观一高兴就写下虞美人这首词,权贵朋友打趣地说,以后不带碧桃出来了,引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
秦观这首虞美人是写给碧桃的,其实是表达自己的境遇,秦观以进士身份入朝为官,可是官路坎坷,一生多次被贬,可谓怀才不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