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分块四步教学法
导读:高中历史课堂“分块四步教学法”依据教材“节”的板块结构把“每一板块”教学分成四个部分: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分析教材、教师检测学生领悟教材、教师深化教材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切合高效课堂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紧跟高考改革步伐。
高中历史的分块四步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分块四步教学法”,就是基于上述考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利用高效课堂模式,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落实高考改革能力要求。
高中历史课堂“分块四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步骤如下:
分块四步教学法:“学生阅读教材”环节
该部分通过学生朗诵教材、快速阅读教材,借助学生感知的教材来初步培养学生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具体操作方式是教师导入新课后,介绍本节课文板块构成,然后让学生利用2—3分钟时间朗读本节第一板块课文。
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分三块:“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生首先阅读“五四风雷”这块。
分块四步教学法:“学生分析教材”环节
该部分着重培养学生提取、概括历史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采用学生个人分析和小组合作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具体操作方式是学生根据课文自然段分析课文层次,概括每一层次的含义,每一层次又包含几个方面等。
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崛起》的“五四风雷”这块分三个自然段,包含了三个层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评价。“五四运动的背景”包含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这一主旨。“五四运动的过程”包含了“爆发”“转折”“初步胜利”三个部分。“五四运动的评价”包含了“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四个部分。
这些信息如果不是由教师讲解,而是由学生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这样就颠覆了传统教学“一言堂”的局面。有学生提炼出的信息,学生会印象深刻,对教材的理解就会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寻。教师要扮演好引导作用,及时纠正学生在提炼教材信息时的错误,使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分块四步教学法:“教师检测学生领悟教材”环节
该部分由教师分块分层整理出检测试题,采用学生个人和小组回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操作方式是教师分块分层整理出的测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要太大,题量要适中,主要以考查教材内容为主。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诞生”示例。
1.背景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3)组织基础: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进行建党活动;
(4)客观原因:1920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帮助中国建党。
2.过程
(1)召开:1921年7月23日—31日,先在上海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2)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3)内容:
①通过党纲: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党的奋斗目标(最高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②决定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成立中央机构:即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分块四步教学法:“教师深化教材”环节
该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要求或自己意愿,分析重点、难点问题,或拓展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或整体分析教材内在联系,弥补学生分块分析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诞生”示例。
分析教材重点、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革命性质、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样的。(2)“新”的表现是领导力量、指导思想、依靠力量及革命前途方面的变化,其中最基本的是领导力量的变化,即由资产阶级领导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相同点:革命任务和性质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有两个基本区别:①革命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起领导作用;②革命发展前途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后,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同时由于领导阶级不同,也就决定了指导思想和依靠力量的不同。上述两个大的不同点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民主革命发生的显著变化。
完善教材
1.在“五四风雷”中补充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
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分析一大的成就和缺陷。成就在于制定最高革命纲领,缺陷在于没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3.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补充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两步走战略;
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结合“历史纵横”完善中共建立后的主要活动;
5.在“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分析“党内合作”的原因和含义。
拓展教材
1.“五四风雷”中学生为什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
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介绍“共产国际”;
3.在“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介绍“北洋军阀”。
整体分析教材内在联系
1.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关系。“五四风雷”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表现。
2.“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国共合作”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国民革命运动局部失败的标志,“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是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的标准。
小结: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支撑。如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效果,避免走形式、做样子、花架子的弊端,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高效课堂离不开一个“动”字。学生要“动”,“动”体现在思维,表现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学生没有“动”或“动”得少,就表明没有发挥或很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样的课堂就没有活力。教师要“动”,“动”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只有学生的“动”,没有教师的“动”,课堂就失去了主题和灵魂,这样的课堂也成不了高效课堂。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始终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的核心环节。高考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考查的重点。历史学科高考能力的考查量化为四块12项能力。它们是:1.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①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②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③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2.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能力:①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能力,②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能力,③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能力。3.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①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②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③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4.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①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②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③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把高考能力要求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目标,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