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红军长征是继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第一次战略大转移后,又一次战略大转移,顺应了当时国内时势的发展,合乎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不能把红军长征的原因,仅仅归结为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实际上,红军长征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共产党内主观方面的原因决定的,换句话说,红军长征是国内外多种因素交错影响、合力作用的结果。
红军长征的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失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无法及时洞察中国的风云变幻,仍然比照俄国革命的经验,这就难免出现指导上的偏差。比如在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上,共产国际虽然认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但是对中国革命的定性却十分模糊,在文件中常用“反帝革命”“民族革命”“民族民主革命”“农民革命”等概念加以论述,未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判断不准,结果在革命的领导权、工农联盟、土地革命路线、中国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前途等问题上都出现指导失误,最终导致中国革命接连受挫、军队停止发展(根据地人口锐减,兵员得不到补充)、共产党人受到孤立、根据地不断缩小(由原来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红军长征的原因:敌强我弱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要原因固然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领导的结果。如果我们把着眼点转向国民党方面,就不难发现蒋介石30年代的各项措施加强了自身力量,为“剿共”作好了充分准备。
蒋介石四次“围剿”均被红军击退,大片国统区变成苏区,引起国民党阵营的恐慌,使蒋介石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是无法消灭红军的,必须进行全方位“围剿”。基于这种认识,蒋介石接受幕僚杨永泰的“总体战”建议,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围剿”相配合,这就是蒋介石的“新军事战略”。
政治上,1930年10月蒋介石结束了与军阀的混战,把精力转向“剿共”。九一八事变后,他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向日本妥协,以实现“剿共”计划。1933年6月8日至12日,他召开五省“剿匪”会议,进行战略动员,并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为剿共培养军事骨干。在地方强化保甲制度,扩充、训练民团。又发起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新生活运动”,企图用“攻心”的办法来控制人民,隔绝人民与共产党的联系,以配合对红军的军事“围剿”。
军事上,在五省“剿匪”会议上,蒋介石采纳了柳维垣的普遍推行堡垒政策的建议,任命柳维垣为课长,专门负责设计指导碉堡事宜。这样,“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和堡垒主义,共同组成了蒋介石的“新军事战略”。1934年秋,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秘密军事会议,由德国人、蒋介石的首席军事顾问赛克特,制定了名为“铁桶计划”的战略方案:以瑞金为最终目标,计划在瑞金四周架起30道铁丝网、30道火力封锁线,形成半径150公里的大包围圈,届时从四面向瑞金推进。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10轮卡车,快速运送部队予以拦截。
经济上,从1932年起,国民政府通过币制改革、发展企业、吸收外资等方式,刺激经济快速增长,还通过发行公债、纸币等方式,聚敛财富,使蒋介石的经济实力大增。
外交上,向列强求援。1932年派孔祥熙出国,从意大利购买了大批轰炸机,从德国购买了大批武器。还积极争取美、日等国的经济援助,并聘请德、意、美等国的军事顾问来华协助“剿共”。
红军长征的原因:列强对蒋介石的援助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列强纷纷投资中国市场,给予蒋介石以经济援助。1933年美国向蒋介石贷款5000万美元。日本也向蒋介石贷款2亿元。1933年,与蒋介石“称兄道弟”的希特勒上台后,中德关系进入“蜜月期”,希特勒急需中国的钨、锑等战略物资用于制造军火和飞机,与蒋介石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议,德国用大批军火换取中国的钨、锑等战略原料。派遣庞大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美、德、意等国帮助国民政府开矿办厂,为蒋介石“剿共”奠定了经济基础。
列强的经济、军事援助,使蒋介石实力大增。周恩来1936年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蒋介石在江西第五次围剿时能动员55万军队发起进攻,实行封锁,那是他实力最强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