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析史料题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文献史料: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所谓文献,按元初 史学家 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 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口述史料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梁启超曾形象地说:“ 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同样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 价值。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传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孔子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传资料。 司马迁编《史记》时,“ 网罗天下 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也大量采用了口传资料。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等,都是利用口传资料的表现。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无疑以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极为丰富。
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大家知道,历史是过去了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如何去考察历史呢?考察历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实物资料如文物、古迹。二为文字资料即书籍、碑刻。
我国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实物资料极为丰富,为我们了解祖国的过去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们考察历史的主要途径。我们考察商代以前的历史主要采用这种途径。
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解析史料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代开始。同实物资料一样,我国的文字资料也极为丰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数量大、传播广。它也是我们考察历史的主要途径。有了文字记载后,我们考察历史时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就可以互相验证,二者相得益彰。对历史的考察也就更全面,更科学了。
文字资料即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研究历史的人必然要去阅读、分析大量的史料。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引述了一些史料。高中课本一般每课l-2条。它是对正文内容的说明、补充、扩展。每年高考,史料题必考。而且所占比重不小,约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四。所以高中学生必须学会分析史料。
所谓史料分析题,就是在与中学课本有密切联系的文献中,选取一段有代表性的文字,让学生阅读分析后,回答所提的问题。这种题型,不仅符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的要求,能够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而且对中学教学中史料的引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分析往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史料分析题考生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基础外,主要是方法不当。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呢?从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分析史料题的题型,以便对症下药。
史料题的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求从材料中找准信息点来回答,甚至不必加工。如今年高考题(江苏卷)第27题,问题的答案全部来自材料中。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案:
l.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二类,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要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去解答。
第三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要求考生以史为鉴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真正目的。
回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知识的迁移,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并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其次,要采取科学的解析方法。
史料题分析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认真阅读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而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如今年高考题(江苏卷)第27题第一问的回答就可以通过尾注来联想。材料一选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建国前夕1949年9月召开的。据此我们就能准确而轻而易举地答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
至于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泛读即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地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史料后的题目做完后,进行第三遍阅读。这次仍是通读史料,检查一下有没有把握住史料的主要内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这一次阅读是拾遗补阙。
二、仔细审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理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有理解清楚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回答,不至于答非所问。如今年高考题(江苏卷)第28题。问题是这样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人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紧扣“根据材料一”回答,就不会把课本上的语句搬到试卷上。扣住“社会经济原因”,对日本出现“脱亚人欧论”和“大陆政策”根源的分析就比较全面了。
仔细审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其次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时间、背景、措施、意义等去理解,还要注意有没有字数的限制,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如果遇到评价某人或某物,必须客观。一般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评述。另外有些题目的回答,还要考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深层次、多角度、实质性地分析。
三、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当然,影响史料分析能力的因素有许多。要想提高史料分析能力,也不是三两天所能奏效的,功在平时。平常要多做一些史料分析题的训练,熟能生巧。另外,还有待于语文阅读水平、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有效的训练,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