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法国历史 >

巴士底狱遗址在哪里

时间: 耀聪2 法国历史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

  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历史传说

  封建君主时代的法国有一种制度,贵族和秘密警察可以凭着国王签发的“密札”随意逮捕任何人并关进监狱。这种密札往往是空白的,持有者想逮捕谁,只需填进他的名字。在路易十四时期,国王经常把密札当作人情随意送人。巴士底狱里关满了无辜入狱的囚犯,他们莫名其妙被捕,从未经过审判,更没有确定的刑期。

  路易十五时期,这种情况有所减轻,巴士底逐渐转为关押轻微犯罪者,刑期一般都很短,但密札制度并没有改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悲惨世界》《双城记》《九三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巴士底狱囚犯悲惨命运的描述有趣的是,现在的巴黎人并不只在这里跳舞,巴士底广场也是各种抗议、示威者最钟爱的集会场所。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攻克巴士底”至今仍然是法国人心目中追求自由、民主的象征。不过现在集会一般总是和平的,甚至气氛轻松,旅游者遇到也不必紧张。

  相关人物:

  伏尔泰,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延伸阅读:

  塞纳河(英文:Seine River;法语:La seine)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80公里(485英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30,400平方里);它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网络的运输量占法国内河航运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纪初期以来,首先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该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来的,河流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

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