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法国历史 >

法荷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时间: 克浩2 法国历史

  法荷战争,发生于1672年-1678年,是一场欧洲战争,战争结束于1678年《尼姆维根条约》的签订。法国获胜,开始独霸欧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号称路易大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荷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希望对你有用!

  法荷战争​图片

  法荷战争历史背景

  法王路易十四在1661年亲政后,励精图治希望称霸欧洲。于是他在1667年选择西班牙为用兵对象,发动遗产战争(1667年-1668年)。但是他刚占领大片领土而正打算往东北攻下全部的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却被三十年战争的旧盟友荷兰共和国插手干涉。当时荷兰的政府首脑--商人出生的约翰·德·维特大议长(当时欧洲最有权力的人物),担忧法国领土扩张太多会威胁荷兰的国土安全(西属尼德兰是一直是法荷间的缓冲区),于是德·维特以软硬兼施的手法,联合英国、瑞典成为"三角同盟",要求法国在1668年与西班牙缔和,并归还大量的占领地,否则"三角同盟"就会对法宣战。路易十四因为战争准备不足,被迫接受荷兰的要求而答允和议,但却种下路易十四对约翰·德·维特与荷兰共和国的强烈怨恨。

  正巧当时英王查理二世在第二次英荷战争输给荷兰之后,虽然被迫在1668年与荷兰缔结同盟去向法国施压,但查理二世一直愤恨不平,渴望复仇。于是路易十四在大规模扩军之后,展开外交手腕,破坏荷兰名义上的"三角同盟"。法国天才的外交部长--雨格·李奥纳,操盘了一系列杰出的外交成果:他先收买瑞典国会,得到瑞典放弃三角同盟保持中立的承诺之后;再向英王提议与法国合攻荷兰(由法国提供部分的战费),瓜分其大半国土。一拍即合的两方,于1670年签署多佛秘密条约(secret treaty of Dover),英王查理二世与法王路易十四结盟,计划在两年后联合攻打荷兰。同一时间,法王还收买策动荷兰的邻邦明斯特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答允说一旦法国出兵,他们也会出军并提供法军交通与后勤支援。于是在1672年,法王先向荷兰宣战,英王接着也向荷兰开战,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

  法荷战争过程

  战争起始于1672年法王路易十四派遣12万大军进攻荷兰,原本号称"最强防线"的荷兰堡垒,面对法国天才工程师--沃邦所研发的新式攻城技术时,居然一触即溃、全面崩盘。法军迅速地占领荷兰大部分的国土(七个省有五个已基本沦陷),造成荷兰的大恐慌与政变,史称"灾难年(Rampjaar)";接着再派六万精兵进攻西班牙的弗朗什孔泰与南尼德兰。

  结果荷兰人的爱国能量爆发,以决堤阻止法军占领阿姆斯特丹,并临危授命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为联省执政,拯救国难(激愤的群众逼使德·维特下台负责,后来更被暴民活活打死)。英王查理二世同时在1672年进攻荷兰,但是荷兰海军鲁伊特(Michiel de Ruyter)于四次海战均获得胜利,查理二世被迫停战,后来在国会的压力下,于1674年正式结束第三次英荷战争;同年明斯特大主教与科隆大主教接在英国之后,与荷兰缔结和约。

  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先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洛林公国、帕拉蒂纳特公国等结盟,迫使法国分散兵力四处作战。1673年底,在威廉三世出色的作战与盟军的帮助之下,荷军攻下波恩,法国军队全部被赶出国土,威廉三世的威信达到极点,得到了"护国英雄"的称号,但威廉三世与法国的苦战是以战败为收场。之后威廉三世率领新招集的八万荷兰军,对法军继续反击,战局却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1674年时,法国用重金拉拢北欧霸主瑞典并与之结盟,诱使瑞典从后方进攻德意志地区,让勃兰登堡与神圣罗马帝国抽回援助荷兰的兵力,回救自己。1675年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威廉击败瑞典军(腓特烈·威廉因为这不可思议的胜利,被誉为"伟大的选侯"),使得一向敌视瑞典的丹麦,趁机与荷兰结盟并向瑞典宣战,发生了斯科讷战争(1675-1679年)。

  因为瑞典从后方进攻反法联盟,1674年后荷兰出现败多胜少的不利情势。首先,路易十四采纳财政大臣与经济天才柯尔贝的计策,大幅提高对荷兰商品的关税,进行关税战,让荷兰商人损失惨重;其次,1676年荷兰"海神"鲁伊特于地中海之西西里岛战役负伤而死,荷兰与西班牙被法国抢去地中海的制海权;最后,荷兰、西班牙与德意志盟国虽大力增兵,组成稍多于法军的联兵,却难挡法国元老级的军事天才蒂雷纳与大孔代(两人屡次以少胜多),德意志的洛林被夺去,西班牙领有的弗朗什孔泰与部分佛兰德也被稳固占领。若非有天才将领--奥地利主帅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与蒂雷纳和大孔代相抗衡,让后两者一死一退休,那么反法同盟会丢失更多领土。

  1677年,威廉三世对英国的外交取得成功,与英国王位继承第二顺位的玛丽公主结婚,向外界显示英国正式加入反法同盟,即将出兵助荷攻法。虽然路易十四以秘密津贴英王查理二世与少数辉格党(英国反对党)权贵的方法,暂时拖延了英国参战的时间,但是他认知到必须趁巨大优势还未丧失前,尽快结束战争。于是他启动分化敌人与外交谈判的高明机制,同时在战场奋力一搏,好取得更多和平协约的谈判本钱,顺利地在1678年3月占领南尼德兰的根特与伊珀尔,成功在英国参战之前,就把反法联盟推上谈判桌。

  法荷战争和约与影响

  最后战争结束于1678年的奈梅亨条约(the Treaty of Nijmegen)的签订。荷兰国土恢复并得到低关税的优惠、瑞典也取回战争中失去的西波美拉尼亚,但法国获得巨大胜利。和约确认法国对弗朗什孔泰、佛兰德和埃诺地区部分城市的占领,这些地区一直是西班牙的领土;原本和约也规定法国归还洛林公国给德意志的洛林公爵(但法国保留驻军权),可是因为洛林公爵不愿让法军扎根其领地,拒绝在和约签字,所以洛林继续被法国占领(六角型的法国领土初次形成),直到1697年的赖斯维克和约(结束大同盟战争)才归还给洛林公爵。

  本来威廉三世不愿背弃盟友(西班牙和勃兰登堡)以换取和平,但路易十四用高明的外交技巧与荷兰省商人和联省国务会的要员成功交涉,满足于关税降低的荷兰省就先在条约上签字,迫使威廉接着同意其他各省以共和国全体的名义签约缔和。感觉被荷兰背叛的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威廉,愤而在1681年投向路易十四,帮助法国在1680年代初称霸欧洲。

  战后各国开始承认并敬畏路易十四"太阳王"的称号,太阳王的法国,取代荷兰成为欧洲最有权力的仲裁者。(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愤恨地说:"难以忍受法国人的保护")此后威廉三世成为"太阳王"的终生死敌,决定以毕生的心力去打击法国的天主教霸权,法荷争霸因此成为17世纪后期欧洲政局的主要课题(连带促成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

  法荷战争为之后四十年的国际形势,缔造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刚开始无法预见这样的结局,但是法荷战争预兆了荷兰、西班牙与瑞典三大强权于18世纪初期的中衰:荷兰受限于英、法包夹的地缘政治格局,她卓越的海上霸权最终在1713年转移给英国;瑞典传统的军事优势,无法阻止勃兰登堡的崛起,而西班牙在战争中的表现更是无能,瑞、西两国渐渐失去他们国际上的重要性,最终在18世纪初遭受巨大的失败,除了本土以外,大多数的领土都被列强瓜分。(参见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大北方战争)

1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