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学派的特点介绍
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德国历史学派的特点介绍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派的代表性特征。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埋头专注于对经济史料的整理分析。在他们的著作中充斥的都是丰富的史料,但材料之间缺乏理论联系。可以说,在李斯特之后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创新水平再没有高过李斯特。然而,这并不表明历史学派缺乏存在基础,也不表明他们对德国的经济发展没有贡献。历史主义虽是历史学派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全部特征。
近世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近世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开始于西欧,然后渐及于中欧、东欧。如果说,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子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前半期,则德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当为19世纪后半期的事。因此在西欧已大工业化的19世纪初期,德国还是欧洲一个经济最落后的国家,不但落后于英国而且落后于大陆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国。
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期,德国主要是农业国。仍然保存的封建的农奴制的统治关系妨碍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改革的过程,从世纪前半期就开始,一直缓慢地,自上而下地,遵循所谓“普鲁士道路”进行着。至于工业,在19世纪最初几十年内,工场手工业和零散的小手工作坊,在德国全国工业中居主要地位。到了19世纪中叶,德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手工业者的行会。这些行会直至19世纪6O年代才正式被废除。为一般人认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德国的1848年革命,事实上,是一次未完成的,半途而废的革命。它没有摧毁旧的政体和制度。但它却也实在为19世纪60年代实现的产业革命的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6O年代之后,德国工业开始高涨。这个高涨为德国原来的高度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在19世纪末同英法争夺经济霸权准备了条件。上述的不同于英法经济发展的史实,是构成德国在这一时期对待英法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背景。
在德国,经济学是一门外来的科学,它是作为成品从英法等国贩运来的。但是西方的经济学所反映的是新兴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对于尚处于手工业时期的德国确实不存在着经济自由主义赖以生长的土壤。于是,这个外来的科学,在德国经过改造,一方和原有的官房学,另一方面,又和当时出现的“国家有机学说”相结合,形成历史主义学派,在本期内和西欧的经济自由主义分庭抗礼。
德国历史学派的背景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必须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在经济理论方面,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
看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