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改革的成败原因
编者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主观上表现为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上的局限和无产阶级的经验局限等
如何分析改革的成败原因
改革与变法贯穿于中外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是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 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改革的成败主要可以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和改革的措施是否得当,以及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例如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在目的和性质方面,双方都是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先看社会背景,当时的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已经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反观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力量强大。再看领导力量,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用武力推翻了幕府守旧势力,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中国的守旧派力量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又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最后看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未到。欧美各国也正忙于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外,列强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了造成了一成一败的结果。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主观上表现为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上的局限和无产阶级的经验局限等;客观上主要是这一时期内部的封建势力和外部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相互勾结、破坏和它们力量过于强大导致的最终失败。例如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既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又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这就给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提供了有利条件。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抵制和破坏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找出规律,掌握相关各类题型的解题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加快你的解题速度,还能让你在轻松愉快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