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春秋战国 >

春秋大义的起源

时间: 耀聪2 春秋战国

  中国儒家思想中其哲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在社会价值、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看法、取舍和褒贬。其本质就是个人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在与其他人、周围的环境等产生作用时,在个人行为选择上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其背后的思想原则。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春秋大义的起源.

  历史缘起

  相传孔子(B.C.551 -- B.C.479)根据鲁国的历料记载将鲁隐元年(B.C.722)到鲁哀公十四年(B.C.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这部编年史书就被叫作《春秋》。共242年史事,大约有1.5万字。《春秋》记事非常简练,近乎大事年表。

  其后(也可能是同时)出现了《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B.C.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B.C.468)。《左传》约18万字,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比《春秋》多记17年,同时也比《春秋》多很多史料。但后来儒家的经学家认为《左传》是解《春秋》经之作,故西晋杜予作注时重加编排,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记事,从此《左传》原貌不可得见。《史记》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孔子开了私学之风,由于《春秋》非常简练,传授时就需要解释其文辞和史义。到了汉代,大约是B.C.100期间,就出现了着重从解释《春秋》的文辞和史义上加以发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先列《春秋》原文,然后逐字、逐层进行解释。《谷梁传》相对更遵从忠实记载史实的原则,而《公羊传》则认为:《春秋》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处处包含“微言大义”。司马迁(B.C.145? -- B.C.???)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称,孔子写《春秋》不单纯记载史事,它的遣词用字体现出一套褒贬书法,借此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见解,寄托他的社会理想。这也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

  另一方面,相对于汉代通行的语言和文字,孔子写《春秋》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已经叫“古文”了,如果没有注释,当时普通文人恐怕也很难读懂。因此,在传授《春秋》时确实需要进行注释。

  《春秋大义》--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一本试图向西方世界阐明中国人的精神,并揭示中国文明价值的英文书。英文书名为“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1915年由“北京每日新闻社”首版,该书封面上所题的中文名就是“春秋大义”。该书对于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较大影响,书的作者是辜鸿铭。

  辜鸿铭(A.C.1857 -- A.C.1928),名汤生,原籍福建同安,出生在马来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3岁到西方留学,先后游学于英、德、法、意等国11年。回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清末时,他曾官至外务部郎中,擢左丞。民国初年时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用英文写有多部著作,常引据法德作家,而最好讲的是拉丁文。

  辜鸿铭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现状,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等都非常了解和熟悉,但他还算不上是一个儒学大师。实际上,《春秋大义》一书是以当时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描述、解释、阐述和赞赏。因此西方通常认为此书,容易理解,有其新颖和独到之处,但算不上很深刻。

  “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 broad and simple)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特征,除了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三种之外,还应补上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灵敏。(delicacy)”

  相关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