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工艺发展
战国铜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思想的空前活跃、人的价值的提高,工艺美术突破礼制的局限,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泼、自由的创作倾向,各种工艺美术都出现一些杰出的代表性作品。
接下来小编给你们更为详细地介绍一下春秋战国工艺发展。
丝织工艺
战国绢地龙凤纹九彩绣衾中国丝织工艺开始出现于原始社会晚期的良渚文化。商、西周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河北藁城台西遗址所出商代丝织物印痕中可见,已有平纹的纨、平纹绉丝的、绞纱类的纱罗等。还发现有比较精细的麻布。在陕西宝鸡茹家庄发现有西周中期的提花菱纹绮和朱红、石黄两色辫子股绣针法的刺绣印痕。
战国时期丝织品和刺绣达到很高成就,发现于南方楚国地区的实物遗存最多。其中一次重要的发现,是在湖北江陵一座战国中晚期小型墓葬中发现的保存尚较完好的35件衣物,墓主人为中年女子。出土的纺织品有丝、麻两大类。丝织品包括绢、绨、纱、罗、绮、锦、绦、组8类,以绢和锦类数量居多。
玉石工艺
战国蟠螭纹石板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普遍运用,改革了砣具等琢玉工具,使玉器的雕琢技艺空前提高。贵族男女盛行佩玉习俗,将玉的材质之美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联系,以不同造型的礼玉作为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标志之物,贵重玉器被广泛用于社会交际场合、礼仪活动和国际交往,珍贵玉器价值连城。春秋战国玉石雕刻艺术追求繁缛、精巧的雕琢,大量应用镂空的技艺,琢为阴阳双关的纹饰,玲珑剔透。流行的纹饰主要有蟠螭纹、龙凤纹、蒲纹、谷纹、乳钉纹和各种变形的云雷纹等。玉石雕刻还常与金银细工结合,制成立体雕刻容器、带钩等物,以不同质材、色泽构成豪华、富丽的审美效果。制玉工匠属于百工之中的刮摩之工。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雕刻的代表性作品有河南洛阳金村东周墓出土的金链舞女玉佩饰,河南光山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出土的玉人头饰、人首蛇身饰等,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1号楚墓所出玉兽牌饰、虎形璜等,曾侯乙墓所出多节玉佩、玉四节佩等,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中期魏王墓所出大玉璜等,河北平山县战国中期中山国墓葬所出三龙蟠环透雕玉佩、小玉人、各种浮雕、透雕的饰板等,安徽长丰杨公乡战国晚期墓所出镂空龙凤纹玉佩等。其中洛阳金村出土的金链舞女玉佩以玉舞女、冲牙、双璜、玉管等组合成一组玉佩饰,两舞女左右成对,长袖盛,衣纹稠叠流畅,造型优美。
青铜工艺
春秋蔡侯爵铜鼎春秋早期,青铜工艺沿袭西周风格,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出现重要变化,成为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2个高峰时期。青铜器类和组合关系都发生新的变化,主要器类有:
容器
炊食器有鼎鬲、豆、敦等。鼎依然是最尊贵的青铜礼器,依使用者的不同社会地位而在数量上有所区别。鼎用单数,依9、7、5、3为次。最高统治者用9鼎酒器主要为壶、舟、鸟兽尊等,以往盛行于商、西周时期的爵、觚、觯、卣、尊等均被新器类所取代。水器有鉴、盘、、盆等。
乐器
主要有编钟、于等。成组的编钟数量最多,保存完好的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有钮钟19枚,甬钟45枚,合共64枚。依其大小和音高为序编为8组,悬挂于曲尺形的3层铜木结构的钟架之上。在钟架中下层终端与转角处,立有6个钟虚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