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春秋战国 >

乐毅的历史评价

时间: 志艺2 春秋战国

  乐毅后来被燕惠王猜忌,担心被杀而投奔赵国,死在了赵国。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乐毅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乐毅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贾谊:“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刘向:“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十城。”

  夏侯玄:“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

  张辅:“夫以毅相弱燕,二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三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

  孙楚:“乐生诞节,寔立弘度,丹旄电麾,秦韩景附,威震济西,齐愍失据,惠之不敏,翻然高翥,栖迟一丘,以保皓素。”

  王羲之:“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

  陈子昂:“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

  司马贞:“昌国忠谠,人臣所无。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王受间,空闻报书。义士慷慨,明君轼闾。间、乘继将,芳规不渝。”

  邵雍:“乐毅事燕时,其心有深旨。破齐七十城,迎刃不遗矢。岂留即墨莒,却与燕有二。欲使燕遂王,天下自齐始。岂意志未申,昭王一旦死。惠王固不知,使人代其位。强燕自此衰,何复能振起。自古君与臣,济会非容易。重惜千万年,英雄为流涕。”

  苏轼:“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闵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刘克庄:“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 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徐钧:“七十城收一笑间,当时气势擅强燕。 区区莒墨何难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陈元靓:“桓桓昌国,乘时厉翼。干戈效用,疆埸底绩。西却秦兵,东下齐壁。完赵保燕,孔武之力。”

  李东阳:“齐城下,即墨守。燕将代,昌国走。卑辞累使招不归,臣心上有先王知。先王知,心独苦。义君臣,邦父母。当时誓死却齐封,更忍还兵向燕土。终不似信要刘胥报楚。”

  黄道周:“昭王宿怨,立隗招贤。乐毅闻之,求请使燕。一言既合,亚卿操权。拥韩护赵,攻齐之坚。七十余城,一旦下焉。功成怨释,君臣快然。奈何父死,子信间言。骑劫代将,前烈尽捐。仓卒走赵,情实可怜。览史三叹,是谁之愆?”“予观古人尚哲简戆,因事蝉脱,如季札、蘧瑗、晏婴、乐毅之流,皆值祸难飘然,有以自立。”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

  唐甄:“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

  管仲乐毅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 , 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

  在真实的历史上,管仲和乐毅的关系不大,管仲是齐国的丞相,管仲可谓通才,其名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影响至今,而关于他的典故“管鲍之交”,更是一度传为了千古佳话。

  乐毅是燕国的将领,二人并无直接的联系。诸葛亮在文章里提到二人,只是将自己比作此二人而已,表达了诸葛亮对这二人的敬佩和欣赏,说明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乐毅伐齐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身死军败。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乐毅解职后,燕惠王企图将他召回都城,而乐毅担心被杀,遂投奔了赵国。

  
看了“乐毅的历史评价”还想看:

1.关于乐毅的故事

2.蒙恬的历史评价

3.赵奢的历史评价

4.乐毅的资料简介

2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