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故事 战国时期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学习啦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战国时期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战国时期故事篇一
齐闵王是个有野心的君主,他联合楚、魏两国灭掉了宋国。眼见他越发骄横,各国诸侯对此都很不满意。
特别是燕国,和齐国还有一笔账没有算。原来当初燕王哙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竟然将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由此引发了相国和太子的争夺之战。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国却假借帮忙平定内乱的名义,顺势攻入燕国,差点将燕国灭掉。后来太子平继位,即为燕昭王,他带领燕国民众将齐国军队从燕国赶了出去。从此他立志要壮大燕国的国力,不再受人欺负。
就在燕昭王四处物色贤才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去拜访下郭隗。燕昭王便亲自登门,向郭隗请教寻求贤能之人的方法。
郭隗仔细想了想,说道:“我没有办法向您举荐贤能者,但是请允许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吧!”接着,郭隗就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千里马,他经常派人到各地去寻求,可是找了三年一无所获。有个大臣听说有个地方有千里马,便奏请了国王,拿着五百两黄金去买千里马。可是等他到了那个地方,马已经得病死了。无奈之下,大臣用重金买下了马骨回去复命。
当国王见到马骨的时候又心疼又生气,他责怪大臣用那么多金子就换来了一堆马骨头。大臣反问国王:“如果您肯花重金买死的千里马,还怕没有人把活的千里马送到门口吗?”国王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再责怪大臣。结果国王重金买马骨的事情传开了,很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国王出售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接着对燕昭王说道:“您想要招揽贤才,不妨从我开始吧。如果我都能够得到重用,那么比我更有用的人定然会欣然前往投奔您。”于是燕昭王给郭隗建造了豪华的房屋,并将其拜为自己的老师。
别的国家的人听说燕昭王对贤能的人非常看重,于是纷纷来到燕国求见。在这一批人中,当属赵国人乐毅最为出众。在他的辅佐下,燕国渐渐强大起来。
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很不得人心,于是便向乐毅说道:“现在齐王昏庸无道,我们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去攻打齐国,你觉得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是大国,单凭我们的力量恐怕不能取胜,倒不如联合别的国家一起去攻打它。”于是燕昭王便派乐毅联合各国诸侯,韩、魏、赵、秦都愿意同燕国一起出兵征讨齐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到齐国。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合向齐国进军,连忙聚集全国兵马来抵抗联军。双方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五国军将士气旺盛,将齐国打得落花流水,齐闵王被迫逃到了临淄。
联军打了胜仗,各国各自占领了齐国的一些城池便离开了。但是乐毅依然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闵王不得不再一次逃亡,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乐毅在这次战争中立了大功,燕昭王封他为昌国君。
记得《天下无贼》中黎叔那句发自肺腑的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拥有贤才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尤其在战乱年代,有时候一个人才抵得上千军万马。古往今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离不开贤才的帮助,燕昭王招贤纳士,从善如流,实现国家富强是必然的。
战国时期故事篇二
秦武王是秦惠王众多儿女中最神武的儿子,秦惠王给其起名为“荡”,为的就是让他达成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愿望。秦武王是秦国最着名的君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其雄心壮志不逊于任何一位有做为的君主。可是他却因为一时逞能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实在令人惋惜。
秦武王举鼎斗勇枉送命
秦武王身高体壮,重武好战,有着天生的神力。他常常和勇士们以斗力为乐,而且对于勇力过人者都十分欣赏。当时乌获、任鄙就是因为勇猛力大而受到了重用,秦武王继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纷纷提拔他们为。
在卫国(有说是齐国)的民间也有个力大无穷的人,名叫孟贲,他就是因为力气大而闻名于乡里。人们形容他的神力,“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传说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看见两头公牛在打斗。孟贲上去便攥住了两头牛的牛角,一下子便见它们分开了。其中一头牛感受到孟贲的蛮力便温顺地匍匐在地,另一只却有点不服气,对着孟贲不停地晃动牛角,大有和孟贲决一死战的劲头。谁知孟贲一怒之下狠狠的揪住了牛角,按住牛头,硬是将牛角拔了出来。那头牛顿时鲜血喷出丈余高,之后倒地而死。
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孟贲的厉害,因此都不敢与其发生争执。后来孟贲听说秦武王在招贤纳士,他想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连忙赶往秦国。从卫国到秦国要经过黄河,所以必须走水路。那天在岸上等待乘船的人非常多,按照规矩,每个人都是要排队登船的。可是那天孟贲来了,因为有一身神力,孟贲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一把将前面的人都拉到了自己的身后,抬脚就要上船。
别人已经等了很久,见到他如此不讲道理,就有人十分气愤,便拿着船桨打他的头:“你以为你是孟贲啊,不排队就想上船。”
孟贲十分生气,转身就用双眼瞪着那个说话的人。只听他大吼一声,顿时河水波涛汹涌,站在船上的人都被震到了河里。为了早日赶到秦国,孟贲也没工夫和那些人计较,他把船桨插在岸上,站在船上用脚猛地一蹬,船就划到了十余米外,转眼间就到了河对岸。他很快就到了咸阳见到了秦武王。经过一番测试,秦武王对他的才能非常赞赏,当即给他封了官职,像对待乌获、任鄙一样宠信他。
秦武王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屑与六国为伍。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于是秦武王便将秦国的相国改为丞相,并设有左右两个丞相。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学识渊博、聪明绝顶之人,于是他找机会向二人问道:“如果你们能够让我统一各国,灭掉周朝,得到君王的威望,那么我死了也值了。”接着秦武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先从韩国入手,灭掉韩国。
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不光遥远而且艰险,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还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万一赵、魏两国趁机从背后偷袭,将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秦武王转过头看着甘茂。甘茂愿意到魏国去做说客,不但阻止魏国向秦国偷袭,还会让魏国出兵助秦灭掉韩国。秦武王听后大喜,便给了甘茂很多的财物,命他速速出使魏国。经过甘茂的一番努力,魏国果然答应出兵助秦。
没多久,秦武王便命甘茂率领十万大军向韩国进攻,又命乌获率领五万援兵前往韩国支持甘茂。秦、韩两国在宜阳城下展开了战斗。乌获手持一双重一百八十斤的铁戟,独入韩军,身后军士所向披靡,没有敢抵挡的韩军。甘茂与向寿各自率领一支队伍,乘势追击。韩军打败,七万多人被斩首。乌获一跃登城,手攀城墙外沿,没想到城墙竟然承受不了乌获的巨大臂力,坍塌了。乌获摔下城墙,被摔得粉身碎骨。秦军很快攻破宜阳,韩王感到十分惊恐,急忙让出了三产之地,秦武王的第一个愿望就这样达成了。
接下来秦武王便到巩、洛之间游玩了。他带着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和大队人马起程,直入周王朝所在地——洛阳。周郝王迫其压力,派使者以及其隆重的礼节到郊外迎接。可是秦武王却拒绝了周王的召见,因为他急于想见到一件东西,那就是象征着王权的九鼎。他早就听说这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庙的一侧。于是他马上来到周太庙,在侧室果然见到了九个宝鼎。这九鼎是当年大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上面记载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土之数,足耳都有龙文,又称之为“九龙神鼎”。它是周朝的镇国之宝,当初周武王攻克殷商,便把九鼎迁到了洛邑。这九个鼎就好似九座小山,周武王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其搬了过来,人们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看到它们赞不绝口,立刻决定将其带回秦国。他看着鼎,转而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可有人能将这个鼎举起来吗?”守鼎的小吏答道:“自从有了这鼎,就从未有人能将其举起来。听说每个鼎重达千余斤,没人能举得起来。”
秦武王于是转身问任鄙、孟贲:“你们都是力大无穷的勇士,你们可否举得动这个鼎?”
任鄙深知秦武王是个喜欢争强好胜之人,于是答道:“小人只能举得动百余斤的东西,这个鼎这么重,我恐怕举不起来。”
可是孟贲却是个愣头青,他不知道秦武王的用意,卷起袖子便走上前,说:“让我来试试,倘若举不动,大王也别怪我。”
于是孟贲束紧腰带,抓住两个鼎耳大喝一声,只见那鼎离地约有半尺,但是很快又落到了地上。而孟贲由于用力过猛,眼珠迸出,鲜血直流。秦武王笑道:“果然是个力大的勇士。既然你能举起此鼎,我岂能落到你后面。”于是秦武王上前想要举鼎。
这时任鄙急忙劝道:“大王乃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尝试啊!”
秦武王完全不理会他的劝解,当即解下锦袍玉带,束缚腰身。任鄙反复劝解都没有用,秦武王大步向前,心想:“倘若不能举起它走几步,那怎么能显示出我的神威。”于是,他猛地吸一口气,用尽生平神力,大喝一声将鼎举到了离地半尺。他刚要转身走几步,顿时感觉体力都已经耗尽,大鼎从手中落下,秦武王来不及躲闪,鼎重重地砸在了右脚上。只听得一声闷响,整个右脚胫骨被压个粉碎。秦武王顿时昏死在地上。
随从人员慌忙将其抬回住处,鲜血染红了整张床。秦武王疼痛难忍,不到半夜便断了气。真正应了他之前说的那句话,“要是能够在巩、洛之间游玩一次,死了也无憾了。”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一个心怀大志的君主,却因为跟人比力气而死于非命,听来确实让人哭笑不得。由此看来,争强好胜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身为一国之主,树立威信是有必要的,可是笨到拿命去博一个大力士的面子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君主当以国家大事为重,秦武王因为举鼎而亡,而造成了秦国长达三年的争夺王位的内乱,不可不说,秦武王死得不仅极其荒诞,而且轻如鸿毛。
战国时期故事篇三
秦王政到二十二岁时,开始执掌大权。公元前238年,有人利用太后造反,秦王政剿灭了叛乱。又过了一年,他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叫他自杀了。秦王杀了吕不韦,一心要统一中原,不断地向各国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觉得只有杀掉秦王,燕国才有好日子过。他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一心收买能刺杀秦王的人。
有个杀人犯叫秦舞阳,有胆量,太子丹把他救出来,收在自己的门下。连躲在燕国深山里的原秦国大将樊於(wū)期因煽动秦王政的兄弟长安君造反没成功,逃到燕国也来投奔太子丹。太子丹还请到了很有本领的一位剑客荆轲(kē)。太子丹对荆轲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去联合各国诸侯也不行。我想,要是有位勇士打扮成使臣去见秦王,站在秦王面前,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
荆轲说:“秦国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今河北涿州东)。我要是能拿着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也许能叫我当面见他。”太子丹就叫人把地图拿了出来。
荆轲背地里又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王害死了的父母宗族。想报仇,我决定去行刺,怕的是见不到秦王。我要是能够拿着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让我见他。”
樊於期为了报仇,就拔出宝剑来自杀了。太子丹趴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呜呜地哭了一阵,叫人把尸身安葬了,把那个人头装在一个木头匣子里交给荆轲,又送给他一把用毒药煎过的匕首,只要刺出秦王一丝血,他就会立刻死去。
太子丹问荆轲什么时候动身,荆轲说:“我有个朋友叫盖聂,我等他来做个帮手。”
太子丹说:“哪儿等得了呢?我这儿有个勇士名叫秦舞阳,叫他当个帮手吧。”
动身的那天,太子丹和几个心腹偷偷地送他们到了易水,挑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摆上酒席。喝酒时,太子丹忽然脱去外衣,摘去帽子,别人也都这么做。霎时,他们变成全身穿孝的了,大伙儿都显得很悲伤。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zhú,古时候的一种用竹尺敲出音乐来的乐器)奏着一个悲哀的歌儿。荆轲按着拍子,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丹斟了一杯酒,跪着递给荆轲。荆轲一口喝下去,伸手拉着秦舞阳,蹦上了车,头也不回,飞也似的去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咸阳,通报上去。秦王政一听燕国的使臣把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都送上来了,就叫荆轲去见他。荆轲捧着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地上了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上朝堂就不由得害怕起来。秦王的左右一见,喝了一声,说:“使者干吗脸变了颜色?”
荆轲回头一瞧,就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跟死人差不多。他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的粗鲁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
秦王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心里怪秦舞阳太不中用,只好独自捧着木头匣子献给秦王。秦王打开一瞧,果然是樊於期的脑袋,他又叫荆轲拿过地图来。荆轲回到台阶下面,从秦舞阳的手里接过了地图,回身又上去了。他把那一卷地图慢慢地打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等地图全部打开,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可就露出来了。“图穷匕首见(xiàn)”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秦王一见,立刻蹦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扔了地图,左手揪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扎了过去。秦王使劲地向后一转身,那只袖子就断了。他一下子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上来了。秦王一见跑是跑不了,躲也没处躲,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好像走马灯似的直转悠。
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全都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是不准上去的。荆轲逼得那么紧,秦王政只能绕着柱子跑。他身上虽说带着宝剑,可是来不及拔出来。
有个伺候秦王的医生,拿起药罐子对准荆轲打过去,荆轲拿手一扬,秦王政就趁着这一眨眼的工夫,拼命拔那把宝剑。可是心急,宝剑长,怎么也拔不出来。
就在这时,有个手下人嚷道:“大王把宝剑拉到脊梁上,就能拔出来!”
秦王政真的把宝剑拔出来了,只一剑砍坏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站立不住,一下子就倒下了。他拿匕首扔向秦王政,秦王政往右边一闪,那把匕首从他耳朵旁边擦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跟着又向荆轲砍了一剑,荆轲用手一挡,被砍去了三只手指头。
荆轲笑着说:“你的运气真不坏!我本来想先逼你退还诸侯的土地,因此没早下手。可是你也长不了!”
就这样,荆轲和秦舞阳没有刺中秦王,自己却被剁成了肉酱。
看过战国时期故事的人还会看:
1.历史传奇故事大全精选
2.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
3.中外历史故事精选
4.中国历史上励志故事大全
5.中国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