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传统节日 >

白族是怎么来的

时间: 耀聪2 传统节日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那么白族是怎么来的?

  史前考古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苍山顶峰马龙遗址为代表。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过着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迄今3000多年前,剑川海门口出现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考古发掘表面当时的土著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先唐时代---原始白民族的预备期

  先唐时代洱海地区的史料记载十分模糊。主要史料是司马光的《史记西南夷传》。西汉对云南宣称主权,但属于意淫性质,没有实际控制权。东汉以后中原内乱,五胡乱华,更缺乏控制。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白族的一首民谣《博南歌》。大致与战国相当时期,白族产生第一个国家雏形---白子国(亦称白国)。从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对外商贸交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两大文明陆续传播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昆明、东(西)洱河蛮、渠敛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诸部先后臣服于白子国。

  唐时期--白民族稳定共同体的形成期

  白族邮票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白国势微,白王张乐进求禅位于蒙舍诏之诏主蒙细奴逻。公元7世纪,吐蕃突然崛起于青藏高原,并四处扩张。威胁到唐帝国的安全。于是唐廷决定扶植云南的部落力量以对抗吐蕃。洱海地区当时存在6个大部落,即六诏。其中除了蒙舍诏,其他5诏都与吐蕃亲密。当时的局势是吐蕃已经把势力南推至洱海北岸。吐蕃在剑川罗鲁城驻有大部队,管辖着当地的土著矣罗识诏部落。

  蒙舍诏地处最南端,在吐蕃势力尚未来得及加以统战时,唐朝抢在最后一刻拉拢蒙舍诏,出钱出物质帮助南诏坐大。史载:“唐制,令诸州作图。三年一造,送职方司以备稽考……故州郡作图经,定为功令……贞元时,异牟寻已与叶蕃决裂,诚心归唐,遣其弟入朝,愿为唐职方,故献地图,为唐版域之一部分。且所献者当非一时仓促献制,而是先已编成之图志藏于府库者”。

  公元737年,唐派御史严正诲协助南诏攻下石和城(今凤仪)、石桥城(今下关),占太和、袭大厘逐河蛮,之后又继续兼并各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罗阁在唐王朝支持下兼并五诏,进爵云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政权,以其族姓为国号,称大蒙。次年迁都太和城(今大理)。中原史称南诏,吐蕃人称之为姜域(藏文vjang yul)。

  南诏的崛起作为一个政治强力将泛洱海地域的各个部落和民族融合到一起。大家在统一政权下的南诏国内自由往来,逐渐消除了部落之间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南诏中期佛教从印度传来,南诏王大力推广佛教。佛教作为一种信仰,给民族融合做了意识形态上的准备和铺垫。于是一个在文化和语言上呈现均质化的民族共同体终于形成。这就是白民族。

  宋朝---白民族的成熟期

  南诏灭亡后,经过35年的三个迷你王朝后,大理国成立。宋朝史学家评价唐朝灭亡的时候找了南诏这个倒霉蛋儿当替罪羊。泱泱大中原娇滴滴地说唐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南诏小弟弟捣乱。于是宋朝对大理采取疏远政策,即no bird policy。 由于宋王朝疏远大理国,白族有了充分独立发展的机会。当时大理国继承南诏前朝的疆土。疆土所及之地,都从泛洱海地区派出白族军人和文官前去镇守。白族的影响遍及大理国全境。 全大理国到处都有白族的存在。白族的种种文化特征也随之影响到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林超民提出的【唐宋时期云南的白族化】概念。这可以从如下事实感悟出来:今天的白族分布集中在泛洱海区域。域外白族分布稀松。而与此在表面上不相称的,是云南几乎所有民族语言里都有对白族的称呼,累计多达60多种。另外,马可波罗在元代到昆明,记载当地人吃生肉的习俗,此即白族的食生古风,至今保留完好。这说明元代昆明的主要居民仍然是白族。

  元朝---白民族衰落的开始

  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灭亡。元朝在原大理国境建立了云南省。元朝任命投降的大理国末代皇帝段兴智为“大理总管”,世袭其职。终元之世,大理总管传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军平定云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袭特权。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与中原逐步形成一体。《元史·信苴日传》说:“乙卯(宪宗五年,1255年),段兴智(大理段氏末主)与其季父信苴福入觐,诏赐金符,使归国,丙辰(六年)献地图。按所献者当是《大理图志》,为段氏得势时之书”。

  明清朝--白民族被精神阉割

  1382年,明王朝平灭云南大理,命沐英世袭镇守云南,屯田戍兵,筑城积粮。经元、明400多年治理,白族平坝地区步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直至1949年,不少白族子弟勇敢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护国讨袁运动中英勇献身;一批优秀儿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战士、抗日民族英雄、云南滇西北武装暴动的党政军领导人物,等等为云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民国时期--白族几近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白族获得官方认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识被官方认可和强化。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历史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时期--白族意识的再唤醒

  1956年白族获得官方认可的民族身份。大理成立自治州。白民族的民族意识在濒临灭绝的条件下死而复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恢复。在宽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许多隐匿的白族人公开了自己的民族身份。白族人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欢欢乐乐齐声同赞共产党的政策好。在当前社会大转型的情况下,白族又面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

  白族起源

  白族先民自古就与西南各兄弟民族先民杂居共处,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为此各兄弟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汉族称白族为“苟渳苴”(实为白语Godmipzi——洱海子、昆明子的汉译音)、“民家”、“七姓民”(贵州人呼称);凡藏缅语族人,多数呼白族称谓,其意义为“虎家”或“白虎人”。西双版纳称白族为“河”(洱河之“河”)。但无论是大理代表的南部方言,或是剑川代表的中部方言,或是碧江、兰坪代表的北部方言,白语自称极为统一,叫为Baiphox(白伙)、Geilho(鸡家)或BaipziBaipyvnx(白子白女)。

  白族歌舞

  白族究其族源,洱海周边的土著人“昆明”、“叟”、“白蛮”、“乌蛮别种”、“三浪”、“乌蛮”、“河蛮”,以及滇东的“滇僰”、滇中的“西爨蛮”等,皆是白族先民的一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等历史原因,融合进了氐姜、楚蜀(包括苗瑶、百越)人,大量的南北方汉人和省内的“三十七蛮部”中的一些兄弟民族,从而使白族族源具有多元的特点。

  考古研究

  考古学的证据,表明洱海周围4000年前即有人类居住。而且考古文化堆积层没有出现突然更替的现象,这说明这里的族群没有发生明显的本质上的替换和改变。有人在大理地区采集了6000多份民间传说,没有一份是关于大迁徙的。这也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证明白族先民4000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

  4000年前生活在泛洱海地带的“洱滨人”即是白族的先民。

  秦灭蜀国的时候,引起居住在蜀国的大量僰人南迁。僰人迁入滇池一带,成为滇国的成员之一。后来在爨氏时代变成西爨白蛮。公元748年南诏灭爨氏,武力迫使一部分西爨迁到洱海地带,这些人后来融入白族,所以白族人中有僰人的成分,但不能认为僰人是白族的一个源头。融入白族的外来成分不能被认为是“源头之一”。源头永远只有一个。

  汉武帝征西南夷,把云南划入中国版图。从那时候开始陆续有汉人来到云南。这些人后来大多被白族同化。所以白族人中有汉人的成分。白族在泛洱海地带发展壮大,伴随南诏大理的崛起,成为西南的主导民族。这个过程中,跟白族比邻而居的其他民族也被逐渐同化,成为白族的一分子。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发展而来的宗教。相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构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约于隋唐之际传入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称其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时期。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国中男女都读佛典、诗书,手不释珠卷,因此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元明之后,大批汉族移民屯驻洱海地区,汉文化开始在洱海地区广泛传播,汉传佛教逐渐开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