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龙王庙会简介
导读:纳西族有着悠久的祭龙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水的依赖和水源存在范围的不断认知,对水神的敬畏心理不断扩大,而虚幻中的龙被人们公认为管水之神,为了求得水神的庇佑,纳西族便在农历三月十五日祭祀龙王。
纳西族龙王庙会简介
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的龙王庙会,既是纳西人祭祀龙王的节日,也是各族群众之间互通有无的物资交流盛会,会期一个星期左右。“三月龙王会”因每年三月在黑龙潭举办,又叫“黑龙潭会”,早年又叫“三月真经会”。它既是纳西族人祭祀龙王的节日,也是丽江人民的又一个物资交流会。此庙会的地点一般定在丽江县城的黑龙潭畔(即今之“玉泉公园”内),参加者除丽江及邻县的各族农民外,还有大理、保山、昆明乃至外省的一些客商。届时商棚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来攘往,热闹异异。本地人争相购置内地运来的日用百贷,外商则主要收购一些土特产品,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庙会期间,还展开唱纳西族民歌、演奏纳西古乐以及赛马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纳西人有着悠久的祭龙的历史。根据民间传说与东巴经典中的记载龙类与人类原是同父异母兄弟,后来分管这宇宙万物,人类只有农耕与牲畜,其他自然万物均由龙类来主宰。开初时人与龙皆各词其职,和睦相处;后来人类不断伤害龙类,龙类又对人类进行报复,双方矛盾日趋激化。经过东巴教的创教者与教主丁巴什罗的调解,双方订立了条约互不侵犯。人类除了农耕与牲畜需要龙类协助之外,有求于龙类的东西还很多,有时候又难免触犯了龙类的禁条,为了祈福免灾,人类便须举行祭龙仪式向龙类赔礼道歉,并祈求赐福免灾。由于相传丽江象山之麓的黑龙潭内居住着龙王,纳西人便于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在此建起了龙神祠,时常拜祭并定期举办龙王庙会,吸引了众多的人参加。
纳西族有着悠久的祭龙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水的依赖和水源存在范围的不断认知,对水神的敬畏心理不断扩大,而虚幻中的龙被人们公认为管水之神,为了求得水神的庇佑,纳西族便在农历三月十五日祭祀龙王。又由于相传丽江黑龙潭内居住着龙王,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纳西人便在这里建起了龙神祠、戏台,每年三月十五日在这里举办"龙王庙会",唱大戏、举行仪式祭龙求雨。
随着庙会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国初年,在知府熊廷权的倡导下“龙王庙会”期间同时举办了骡马物资交流会,称为“商业劝工会”。直至 1950年改称“三月物资交流会”, 1970年后,为保护黑龙潭水源,几次更换会场地址,一直延续至今。 “三月会”会期一般为七天。会期除了买卖日用百货、骡马牲畜、山货、药材、土特产品等物,还要组织一些古乐演奏、民歌演唱、体育比赛、民间打跳等活动,届时整个丽江城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参加的人除丽江及邻县的各族群众外,还有来自大理、保山、昆明乃至外省的大量商贾。本地人喜欢购买外地商人带来的日用百贷,外商则喜欢收购本地的土特产品,交流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族、各地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节日仪式:
当地土族人民以农业为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要带着香烛纸钱和农副特产品等,赶到龙王庙前集会。会场的中央,早已放着“龙王”,并举行祭祀龙王仪式。先由七、八个身披袈裟的法师,焚香燃烛,烧纸钱,接着他们手持山羊皮鼓,一面击鼓念经,一面手舞足蹈,跳来跳去,驱除邪恶,早降甘露,全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仪式结束,还举行盛大的物资交流活动。主要有农副土特产品、茶、布匹、日用百货以及榔头把、磨子和铧、犁头、铁铣等农具。人们来来往往,公平买卖,十分热闹。同时还演出民族歌舞等文娱节目。
河南省鄢陵县望田乡新色村每年二月初二组织搭台唱戏来拜祭,并有国家颁发民间组织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