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事迹 > 朝鲜半岛历史 >

丙子虏乱的历史介绍

时间: 耀聪2 朝鲜半岛历史

  编者按:对于丙子虏乱,其后一百多年后朝鲜人朴趾源的记载中,仍对当时明朝的态度心怀感激:“崇祯丙子清兵之来也,烈皇帝闻我东被兵,急命总兵陈洪范调各镇舟师赴援。洪范奏官兵出海,而山东巡抚颜继祖奏属国失守,江华已破。帝以继祖不能协图匡救,下诏切责之。当是时,天子内不能救福,楚,襄,唐之急,而外切属国之忧,其救焚拯溺之意,有加于骨肉之邦”。

  丙子虏乱的历史介绍

  崔鸣吉(朝鲜语:최명길,1586年—1647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阳明学者。字子谦,号迟川、沧浪,本贯全州崔氏。历仕朝鲜宣祖、光海君、仁祖三朝,官至领议政,属于西人党。因在仁祖反正中有功而获得重用,封完城府院君。丙子胡乱时是主和派领袖,在他的建议下朝鲜仁祖出城投降清朝,因此也遭到了斥和派(义理派)的唾骂。后因私通明朝被清朝抓到盛京(今中国沈阳)幽禁,3年后归国。死后谥号“文忠”。

  李倧(1595 – 1649),字和伯,号松窓,潜邸时所称。在位:1623年-1649年。李氏朝鲜第十六代君主,庙号仁祖,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

  丙子战争,又称丙子胡乱,指的是1636年清朝皇帝清太宗率领十万军队攻打朝鲜的事件。这是清政权(即之前的后金政权)第二次攻打朝鲜,因爆发于丙子年,故而得名。

  丙子虏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1636年12月2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

  而在此时的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除明朝的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此役为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

  影响:

  具有高度发达的儒家文明、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沦为落后的山林狩猎民族建立起来清朝的藩属国,在当时的朝鲜是令君臣黎民都痛心疾首的事情,丙子虏乱对朝鲜社会、文化的冲击非常大。国王和两班的权威一落千丈。清朝的征索也加重了朝鲜的负担。经济掠夺、政治欺压、文化差异,使得终朝鲜之世,思明反清的情绪一直都是社会思潮的主流。[9]

  在华夷秩序的天道伦理之应然性中,“华夏”即意味着对高尚的文化与族群正义性,对中华的彻骨认同即是对文化与族群尊严的彻骨认同。因此,朝鲜也向来乐于自已“小中华”的美称。“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山川险隘,人民多贫。只以稍遵礼俗,自古中国亦许之小中华”。

  对于丙子虏乱,其后一百多年后朝鲜人朴趾源的记载中,仍对当时明朝的态度心怀感激:“崇祯丙子清兵之来也,烈皇帝闻我东被兵,急命总兵陈洪范调各镇舟师赴援。洪范奏官兵出海,而山东巡抚颜继祖奏属国失守,江华已破。帝以继祖不能协图匡救,下诏切责之。当是时,天子内不能救福,楚,襄,唐之急,而外切属国之忧,其救焚拯溺之意,有加于骨肉之邦”。

  清朝班师途中顺势攻陷皮岛,拔除了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最后一颗钉子。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