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典型事迹 > 烈士事迹 >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

时间: 刘慧 烈士事迹

你听过哪些先烈的事迹?接触到事迹时不要仅仅只是了解一下哦,还要学习先进背后的时代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7大革命英雄人物(精选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1

黄公略自幼随父亲黄秀峰学习,10岁入峒山小学读书,毕业后入永丰高等小学就读。黄公略从小就同情劳苦人民,好打抱不平,他很喜欢吟诵屈原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愿遥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锁”,从小便立下报国志向。他也很喜欢读史书,因仰慕汉代张良为人,联想到张良在圯上受兵书于黄石公而精通韬略的故事,乃改名公略。

1914年毕业后,黄公略回乡教私塾。1915年父亲病逝,异母长兄不务正业,歧视公略母子。他愤而投军,结识彭德怀。11916年参加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次年结业,回湘军任连长,后随部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立有战功,同年在黄埔军校进修。1927年12月,参加广州暴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黄公略回到家乡。

1928年3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已改称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的原部队。此时彭德怀已任团长。由于一年未见,他们相互进行了试探,才知道都是同志。黄随即任随营学校校长。6月,任第三团第三营营长。1928年7月21日,因被国民党发现他是中共党员,要逮捕他,他被迫提前带领三营在平江县嘉义镇举行起义,旋率部抵县城天岳书院参加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第四团党代表。9月,彭德怀率主力上 井冈山,黄公略率红五军第一、第二、第三纵队留在乎江和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8月底,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后,他任第五军副军长。

1930年1月调任第六军(后来改为第三军)军长,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将分散的游击区连成片,形成大块根据地。(《大事年表》中毛泽东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所写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即为此时之事。)1930年底,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他率部利用有利地形,阻击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为兄弟部队将其 包围赢得时间,并配合兄弟部队将其全歼。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在中洞设伏,居高临下,一举围歼敌二十八师师部, 为五战五捷首开胜局。9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又于老营盘歼敌一个旅。15日,他率部行至吉安东固六渡场时,遭敌机袭击,身负重伤牺牲。

为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吉安、吉水两县的红色区域为主成立“公略县”,同时在东固和瑞金各修建了一座纪念黄公略的“公略纪念亭”,将中国工农红军第2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黄公略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曾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黄公略一生虽然短暂,却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祖国人民会永远缅怀他!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2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革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返回目录>>>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3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4

马立训(1920年~1945年),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家境贫寒,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并被编入山东纵队第4支队第12连。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爆破大王”等光荣称号。

1945年8月,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同年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生前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5

陈辉,学名吴盛辉,19出生于常德县黑山嘴乡。父亲经商后定居常德,娶两房妻室,他是二房妻子的儿子。后来父亲早丧,他跟着母亲艰难度日。陈辉的妈妈是位贤慧女人,常常对儿子讲岳飞抗金的故事,讲戚继光打倭寇的故事。古时英雄的爱国故事深深地播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他于1934年考入常德城的湖南省立三中读书,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校组建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经中共地下组织介绍,奔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5月分配到晋察冀边区通讯社当记者,1941年调涞涿平原工作,先后担任县青救会宣传委员、青救会主任、武工队政委、县委执行委员兼区委书记等职。1945年2月8日牺牲时,年仅24岁。他用青春的热血写下了最后一首献给祖国的“壮歌”。

陈辉短暂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当年他在“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通讯社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他亲眼看到日本鬼子“三光政策”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到处是母亲的哀号,婴儿的啼哭,百姓遭屠杀,房屋在燃烧,于是胸中充满了怒火,不满足于当记者的平静生活,要和敌人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让愤怒的子弹射穿敌人的胸膛,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保卫人民的安全。他写道:“……从平原上走过,望见了敌人的黑色炮楼,和那炮楼上飘扬的血腥的红膏药旗,我的血呵,它激荡,有如关外那积雪深深的草原里,大风暴似的,急驰而来的,祖国健儿们的铁骑……”他恨不能立即骑上战马,挥舞着雪亮的长刀,猛勇地冲进敌阵,右砍右劈,杀个痛快。于是他多次向组织申请,要求上前线去。有一天,他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敌我斗争十分残酷的平西涞涿联合县工作。

据他的战友何辛回忆:“1942年秋天,我从华北联大文学系学习结束,中共北岳区委党委分配我到涞涿武工队工作。我兴致勃勃地跋涉几百里,来到平西地委机关驻地河东村报到,地委组织部部长申子谦却通知我:‘地委要办个报纸,决定把你留下,武工队另外安排人去。’我一听,急了。接着陈辉也从县委机关来到了地委机关,他是听到要成立武工队的消息后,专程赶来请求去武工队的。我们‘抗大’分别后已有4年多没有见面了,两个老同志顾不上畅叙离情别谊,就激烈争吵起来,都争着要去武工队。我俩天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让步,都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何辛说:“你陈辉当了几年的记者,又是著名诗人,应该去办报、去写诗。”

陈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反驳道:“诗人必须是战士,不当战士哪能写出好诗!你这联大文学系是怎么上的?”

何辛又说了:“涞涿五区的斗争极为残酷,到那儿工作九死一生,接连有5位区委书记牺牲了……”

“我愿意做第6位,怎么样……”陈辉把胸膛一拍,把眼睛睁得更大了。

说着,陈辉的脑海里立即闪现着跳动的诗行:“或许明天,我会倒下;或许,在砍杀之际,敌人的枪尖,戳穿了我的肚皮;或许吧,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或者被敌人投进狗场。看啊,那凶狠的狼狗,磨着牙尖,眼里吐出绿色莹莹的光……”所以这些,他都不害怕,他表示:“祖国呵,你以爱情的乳浆,养育了我;而我,也将以我的血肉,守卫你啊!”这两位有着共同理想共同愿望的并肩战友,等于在生死面前,都毫不犹豫地把危险留给自己,而把安全留给对方。后来何辛无限感慨地说:“由于他的牺牲我才侥幸地活了下来,这使我怎么也忘不了他,至今仍深深地怀念他。”

领导最终批准陈辉去武工队了。

于是在晋察冀根据地,在涞涿大平原上,活跃着一支由陈辉带领指挥的抗日武工队。他们就像电影《平原游击队》一样,在队长李向阳的带领下,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1943年冬天,陈辉谢绝区长陈琳的劝阻,穿上日本鬼子的军装,跨上高大的战马,带上通讯员,巧妙地骗过城门口两排严密警戒的日伪军,闯进涿州城执行特别任务,并且在城里以“神八路”的名字写下了《双塔诗》:“双塔昂首迎我来,浮云漫漫映日开。千年古色凝如铁,一身诗意铸琼台。涿郡胜状留人叹,张侯豪志潜胸怀。今朝仰拜晴斓面,明日红旗荡尘埃。”他在诗里洋溢的自信和从容,正是一位有着崇高理想的革命战士所具有的伟大胸怀。

1944年夏天,陈辉带领他的武工队员跨越到平汉路东的敌人心脏地区开辟工作,以致10天里5次被敌人包围。他机智勇敢地带领自己的战士冲出重围,并且再次冒着枪林弹雨,返回村庄,救出掉队的小战士,而自己胳膊受伤,鲜血染红了小褂……

也是在这年夏天里,陈辉带领3位队员,趁着漆黑的夜晚,绕过敌人的岗哨,以最快的速度,悄悄地摸进村子,活捉汉奸“花姑娘”,并将她杀死在村外的树林里。

1944年冬天里,他写下了一首首诗,并用蜡纸刻写印了很多份,到处张贴散发,并且巧妙地通过往日本炮楼里送食品的人把油印诗带进炮楼,引起了鬼子一片惊慌……

因此日本鬼子听到“陈辉”这个名字,就吓得日夜不安,以致悬赏千元大洋买他的人头。

而涞涿地区的老百姓,则非常尊敬和爱护这位来自祖国南方的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神八路”,他的许多故事在老百姓里传开,他的许多唤醒民众、鼓舞人心的诗句也在老百姓里传诵,并且主动为他报信、引路,一次次掩护他……

陈辉多次对自己的战士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劳动人民养育了我,我要为着人民的利益去战斗,把自己投入到战火最激烈的地方去,并且时刻准备为他们去战死……”有时候,他对自己可爱的战士高声朗诵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诗:“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变色;是好男儿,舍身救国。”

1945年2月8日,离传统的除夕只有4天了,除夕第二天便是春节。可是平原大地上死一般沉寂,没有一点儿准备过年的气氛。已是深夜了,大概转钟2点多钟的光景,陈辉坐在一株大槐树下,背靠着树干,对着自己日夜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士,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紧接着一支抗日的武装便告别陈辉,百里行军,去执行新的任务。而他因为病重便留了下来。陈辉无力地挥出自己的手,目送着像一支利箭脱弦的队伍,向黑沉沉的寒夜射去。冷风吹拂着他的衣裳,冷风摇荡槐树枝,冷风送来了远处两三声犬吠的声音,使他不禁想起沅江畔的小村庄,想起延安的宝塔山……他在心里呼唤着亲人和战友,回忆着当年小时候在家里过年和在延安“抗大”过年的热闹情景……

队伍远去了。陈辉在通讯员王原祥的搀扶下来到了拒马河畔的韩村,敲开了抗日堡垒户王德成家小院的门。

王德成像迎接亲人似地把他们安排在小院西屋住下。

天快亮了。王德成的妈妈起个早床,煮了一碗面条,送到了西屋。

陈辉用右手刚端起热气腾腾的面碗时,无耻的叛徒领着特务魏庆林、传杰英破门而入,抢口对准了陈辉,魏庆林得意地说:“这次,你跑不了啦!”

陈辉趁着放下面碗的霎那间,顺手抓住了身边的手枪,“叭”的一声,打中了魏庆林的手腕。两个特务于是慌忙地退出了房门。

陈辉与王厚祥赶忙将门死死地堵上了。

一百多名日伪军已把小院围得像铁桶一般。王德成一家人被堵在东屋。

敌人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像暴雨似的倾泻过来。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王厚祥牺牲了,陈辉的左腿也负了伤。

于是陈辉退守到一间耳房里。

敌人最后挖开房顶,把燃烧的柴草不断地投入房内。狭小的耳房内顿时火焰熊熊,烟尘滚滚,陈辉的衣服烧着了,连头发、眉毛也烧着了.子弹也打光了.他意识到他这是为祖国的最后一战,也是他人生的最后博击,便把手抢摔碎,把衣袋里的诗稿、征件等统统地投进火海里,然后揭开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弹盖,把引线绕在右手上,便迅速地打开耳房的侧门,艰难地也是勇敢地朝门外冲去。

哪知埋伏在门边的敌人一下就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腰。

已是精疲力竭的陈辉无法挣脱敌人的铁臂合围,于是就拉响了手榴弹……

一位年轻的勇敢的抗日战士就这样英勇地倒在血泊里了。

陈辉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首雄壮的爱国之歌。

那时,他才24岁!

他做到了他生前多次对自己的战友说的:“一个战士,把子弹打光了,就把血灌进枪膛里。枪断了,用刺刀和手榴弹,手榴弹爆炸了,用手、牙齿……敌人不能活捉我,当他们捉住我的时候,也正是我把生命交给土地的时候……”

人们记住了这个日子:那天,阴云密合,寒风唤号,大地静默,太阳始终没有露脸……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6

你们用生命化作一叶方舟,承载着千年文化,坚强意志,辉煌灿烂,驶向光明的地方……

——题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情,霸王泪,残阳铺江似血,英雄们最终都以高大的身躯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当纷飞战火与浓浓硝烟在中国地土上弥漫时,有着一批勇士即将注定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他们冲在杀敌的前方,他们不顾生命的危险,也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们用鲜血,为中国的发展做好了奠基,他们是英勇的革命战士,他们将一腔热血投入到抗日杀敌中。

滚滚长江淘尽历史英雄,翻腾着民族的血脉,巍巍高山能览众山之小,屹立着民族的志向,千年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这是一个由革命英雄打拼出来的时代。

革命英雄们,为了和平的幸福,为了拯救被蹂的正义的尊严,为了帮助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他们毅然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奉献自己的青春及生命……

但,正是有了他们,时间才会定格在那一刹那:今井武夫显然被受降方正气凛冽的气势镇住了,一边用手帕不停地擦试额角,一边哆嗦着宣读早已设计好的台词。此时的`他早已没有战争中凶狠恶煞的狠样,此时的他,狼狈的如丧家之犬,我为这个傀儡感到好笑和悲哀,日本人羞于启齿的国耻在此定格,同时中国人的欢呼声回想在天穹。

也许一壶酒,一把剑,一路征舞,一身豪迈,就是一个侠士,但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革命英雄,靠的不仅是这些,可他们却只能活在人们心中。

我,一个普通学生,虽不能改变昨天,但我可以决定今天;虽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我珍惜今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像革命英雄学习,让我们大声呼喊:“革命英雄们,您们太棒了”。

峰峦如聚,浪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望古今,意涩苦,多少忠烈都入土,多少英雄都做了古……

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精选篇7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