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否在寻找“2023非遗匠人事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分享。
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篇1
一条路七拐八拐,喻远莉终于回到了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的家⾥。父亲喻芳泽把她叫回来,是要教她编一条她从未见过的草龙。
父亲喻芳泽是湖口的一位草龙匠人。几十年来,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草龙上。编扎草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喻芳泽这样的老艺人,编一条长28米的草龙,也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相传,草龙起源于隋唐。每年秋收之后,农民都会用稻草扎一个5到21节的草把,用木棍擢住,草绳串起来,编成草把龙的样子,以此表达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景。
随着时间的延续,草把龙经过不断改进,工艺越发精巧细致。每一年,当熟悉的鼓点响起时,流泗镇的舞龙队就带着湖口人的记忆和希望,穿梭在街头巷尾和山林田野。
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篇2
器物需要打磨,心思需要沉淀。
在一切求快的时代,要沉静下来做事是很难的。对年轻人来讲,更是如此。
出生在滩头年画世家的钟星琳,从小便在年画的世界里长大。爷爷钟海仙、奶奶高腊梅、父亲钟建桐都是滩头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对年画的感情之深,不言而喻。
然而近年来,滩头年画的市场急剧萎缩,传统艺人也纷纷改行。老一辈手艺人的相继去世,更是给滩头年画带来了致命一击。这让钟星琳感到十分着急:滩头年画,是她爷爷奶奶做了一辈子的事情……
身为“90后”的钟星琳知道,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关注。于是她另辟蹊径,学习营销知识,借助新媒体推广渠道,开发以年画为基础的各类文创产品:文化衫、宫灯、挎包、红包、对联等等,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也让滩头年画散发出新的活力。
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篇3
储铁艺,储氏铁画传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1972年出生于芜湖,由外祖父储炎庆取名铁艺,意为“铁画艺术”世代相传发扬光大。1988年入行师从张家康(安徽省非遗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1996进入铁画研究所,师承储金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芜湖特色 铁画锻制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制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储氏铁艺 世家传承
储氏铁画为继承祖辈家传手艺,集生产与经营为一体,主要生产铁画、工艺画和大型壁画、装饰画,公司拥有雄厚的生产和开发能力,以芜湖铁画第五代正宗传人储金霞为首,第六代传人储铁艺为代表的新生代,储氏铁画不但继承了铁画大师储炎庆的技艺,融合现代工艺制作理念而发展成铁画行业领军企业。自谋出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承担着铁画技艺传承新人的重任。
储炎庆(1902----1974),安徽枞阳人。为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储炎庆12岁学铁匠手艺,在安庆,芜湖铁匠铺帮工。在芜湖受闻汤天池制造铁画启发,1921年入唯一能锻造铁画的沈义兴铁铺做工,试制铁画出售,后租店开设了储永昌铁铺,以打铁,制铁画为业。
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铁画作品《迎客松》,是储铁艺的外祖父储炎庆带领众多铁画匠人耗时两年时间完成的。据师傅介绍,整个“迎客松”密密麻麻有几万根松针,在当时没有点焊机,全部都是通过手工一根根锻打出来,然后加工成松花、松枝,为了把迎客松变现得更加真实立体,每一根松针都长短不一、形态各异。此外人民大会堂亦藏有储炎庆主持创作的作品《梅山水库》、铁书法《 沁园春-雪》
储金霞,她是铁画大师储炎庆之长女,芜湖铁画第五代正宗传人。1945年11月出生,芜湖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9 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96年任铁画研究所所长。2002 年聘为皖南工艺美术研究院院士。2006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任金属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民进企业界会员、联谊会理事。2007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篇4
王登书,男,苗族,生于1968年2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高榜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平苗族泥哨当代杰出手艺人,2016年12月被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5月被评为黄平苗族泥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11年6月11日王登书本人亲手制作的“黄平苗族泥哨作品四套”,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王登书制作的黄平苗族泥哨题材广泛,最富盛名的泥哨题材是以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其注重动物头部特征塑造,强调神似形略,艺术风格变形夸张,工艺上又制作精美,朴实可爱,生动传神,独具特色。
原生态非遗——黄平泥哨
黄平泥哨又名“泥叫叫”。黄平泥哨是流行在黄平一带的苗族民间玩具,系黄平县石牛寨苗族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捏,至今已七十余年历史。
黄平泥哨以当地优质黄泥做基本原料,通过纯手工艺搓捏成型、木屑锻烧、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其题材广泛,有飞鸟走兽、蝶虫蛙鱼、家禽六畜等。色彩一般以黑底点红绿为主,兼杂黄、白、蓝等色。近似当地苗族妇女的紫色衣裙和刺绣花块,最负盛名的泥哨题材为中国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泥哨造型注重动物头部特征,强调神似形略,形成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每个泥哨下部均留有一个吹气孔和一个回气孔,能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黄平泥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与极高的收藏价值,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苗族泥哨的制作,是用当地特有的粘土经手工捏成大体形态后,抹上生菜油定型,然后用竹签、竹筒等简易工具压出眼、口、鼻等细部,再用硬模按上所需的小装饰纹样,阴干后用木屑或谷壳锻烧为低陶后,再施以彩绘,罩以清漆而成。”王登书这样描述。
2008年,黄平泥哨(泥塑<苗族泥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非遗匠人事迹大全篇5
吴名驹,男,出生于1975年9月,海口市龙桥镇挺丰村委会保明村人,2009年年获“海南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代表作:椰雕《江山如此多娇》、木雕《秋趣》、《华凤还巢》。
天南贡品——椰雕
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椰雕是海南岛的特产之一。椰雕因旧时官吏常以它进贡朝廷而得“天南贡品”之誉。椰雕工艺品样式新颖,造型古朴,画面雅致,质地轻巧,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海南风格。雕刻工艺包括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通花浮雕,还有带棕立体雕刻和贝壳镶嵌雕刻等多种手法。椰雕是海南旅游工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6月7日,椰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郊椰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吴名驹更多事迹:
2014年11月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南椰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评为首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2016年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2016当选为海南省第六届文联
2019年被评为南海工匠
2019.12 被省人社厅获批为“吴名驹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0年当选为民盟海南省委员会文化专委会委员
2020年认定为海南省C类人才 (领军人物)
2020年荣获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
2021年担任人社厅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