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观看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题、情感和思想。如何写出优秀的《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1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三国演义》。认真读完了它的每一章节,才知道原来它是多么的有意思。

在书中,我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例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兄弟情深的刘关张;勇敢善战的赵云等,各个栩栩如生。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非关羽莫属,当年曹操进攻刘备时,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挽留,并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这样说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便会离去。”可见关羽对刘备的忠心不二。另在温酒斩华雄中我感受到他英勇。又在过五关斩六将中我又感受到他的忠诚仁义。

从关羽的身上我学习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诚信。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是宝贵的,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诚实守信,那他注定是失败的一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诚信对人,诚信对己,将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做个有诚信的人!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2

是烽火连绵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世界——诸侯争霸,尔虞我诈,谁是强者,谁统天下。

一时势造就英雄。就在这时,多少草莽英雄开始崭露头角: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先后揭竿而起,三国争霸就这样开始了。

曹操,字孟德,本为宦官出身,但闭门苦读十载,起兵之后,先伐董卓,后在官渡大败“四世三公”的袁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大大扩充了实力,平定北方,创立了魏国的根基。孙权,字仲谋,凭借父兄两代基业,在江东独占“地利”;手下周瑜文武兼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鲁肃张昭也是足智多谋;后夺玉玺,在赤壁之战中“联刘抗曹”,以十万人马抗百万雄师,巩固了东吴政权,建立了富庶的吴国。刘备,字玄德,本一落魄皇族,人称“刘皇叔”;为人性宽和,喜怒不形于色;一日巧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在乡中招兵买马,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又增猛将赵子龙马超,封“五虎将”;借助诸葛亮的策划,刘备逐渐扩张至西南,占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二《三国演艺》里对英雄人物的描写十分传神:刘备,“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除了外貌描写外,心理描写也毫不逊色。最著名的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段——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描写细致入微,凸显出刘备的从容镇定。

三《三国演艺》里有许多英雄人物: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的关羽,“人老宝刀未老”的黄忠,一心护主、力大无穷的典韦,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的曹操……

在三国英雄系列中,我最欣赏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最骁勇善战的武将,同时也是人们心目中“义”的化身。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顾昔日好友张辽的.劝阻,也不顾曹操的威逼利诱,毅然回到刘备身边。但是,关羽并没有忘记曹操对他的恩情,不顾军令状在身,在华容道中义释曹操。他为蜀国的强盛立下了赫赫战功,兵败东吴被俘之后绝不投降,宁死不屈。他的一生着实令人赞叹!

《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又让我们学会了不少做人之道。只要身心融入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3

一提起《三国演义》,自然就会想起“正面人物”的刘备和“反面人物”曹操以及“中立人物”孙权。这三个人在中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书中的刘备“忠厚老实”,“一心想修复汉室”,我可不这么觉得,你想,在赵云救出阿斗后,刘备怎么会舍得摔孩子呢?还不是因为要收买赵云的心!刘备也还是个心思细密的人,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知曹操生性多疑,怕暴露自己远大志向,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学起种菜来,得以骗过曹操耳目。现在想想,要是刘备他提早展现的话,恐怕早就被曹操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煮酒论英雄时,当曹操说出:“当今世上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这样的话时,要不是他反应快,借雷声掩饰,曹操迟早会因为疑心将他给杀了。可光懂得收买人心和及时反应也是没办法的啊,关键要有军事才能,说句不客气的话,刘备的领地都是靠诸葛亮给他出谋划策打下来的,至于刘备,我可没看见他有什么计谋上的突出特点。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三国才有了“三顾茅庐”一说。

曹操一直都是以奸诈、狡猾、残忍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曹操杀亲朋”这一段,在他人看来简直太残忍了。吕伯奢为了招待他,特地出去买酒,他在屋里听得磨刀的“嚯嚯”声,误杀了他的家人后出门又设计杀了吕伯奢。他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更是让他人惊得目瞪口呆。有人指责他不道义,可若是他不那样做,吕伯奢必会带人追杀他,那他也别想活着出县了,可以说,这是生存的需要。曹操是决不会负“奸雄”这个“美名”的。当老朋友许攸前来投靠问及粮草时,曹操先答粮草可够一年,后答半年、三个月、一月,后许攸揭发他:“休瞒我,粮已尽矣!”俗话说“兵不厌诈”嘛,曹操可是把它给运用得灵活自如。

孙权在书中也算得是位“明君”了,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这样谈:“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只看民附二字便可知道他有多贤明了,上下一心,老百姓拥护君主,使得他人都不敢来犯。“贤能为之用”,看吧,只要是贤能的人都被网罗去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等于无形中为国家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他在任期间也可算是一段“太平岁月”吧。

这三人各有各的特点,不尽相同,但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一方霸主,刘备善于收买人心,手下的将士忠心耿耿;曹操狡猾而善于用计谋,他的聪明使他多次度过难关;孙权能够做到“贤能为之用”,上下一心使得外人不敢来犯。他们的特点使他们多次度过难关。

我们要学刘备的心思细腻;学曹操的果断、坚决;学孙权的人格魅力。我们不能学刘备老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不能学曹操的残忍、无情;不能学孙权的出尔反尔和朋友反目。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4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对这本书并不陌生,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整本书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的,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想要统一中国互相征战的故事!

罗贯中把书中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众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在书中叙述了关于他的很多故事,如草船借箭,智取华容道,巧布八阵图等,通过这些故事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才智,不愧为“智圣”的名号。其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描写的最精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在赤壁共抗曹操军队,曹军在长江北岸,孙刘联军驻扎南岸,以孙权军队为主。周瑜是孙权一方的领军将领,诸葛亮是代表刘备一方的将领,通过接触,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很是嫉妒,欲设计谋害他的性命。一天周瑜升帐和诸葛亮等将领讨论与曹军作战事宜,周瑜说水上作战,用箭最好,便让诸葛亮造十万只箭并在十天之内造完,而孔明说三天就可以了,讨论过后,孔明向鲁肃借20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幔子遮住,还要一千多个草把,扎成人形,排在船的两侧。第三天的四更,孔明邀请鲁肃一起取箭,带船向北岸驶去,到了曹营附近,这时大雾漫天,孔明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然后让军士打鼓呐喊,惊动了曹军,曹操看不清虚实,让弓箭手射箭,不让敌人靠近,于是船一侧的草把上扎满了箭,孔明又让船只更换方向,这样另一侧的草把也逐渐扎满了箭,这时孔明让士兵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很是激怒了曹操,说完让船趁雾驶回南岸。原来诸葛亮早就料到这件事,于是提前推测天气,想好办法。周瑜得知诸葛亮借箭经过,自叹自己不如孔明,也没有找到借口杀了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件事,诸葛亮借助天时地利,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举两得:一是惊扰了曹军,智取敌军的物质资助己方;二是巧妙避开了自己的杀身之祸。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把这些英雄人物描写的能力突出,性格鲜明,故事生动,引人入胜。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本好书!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5

今年暑假,我看了很多书,其中《三国演义》让我为之着迷。

它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书中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如:求贤若渴的刘备、猜忌多疑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羽。他温酒战华雄,自信果敢;他千里走单骑,忠义无双;他单刀赴会,胆识过人;他刮骨疗毒,热血真汉子。在我眼里,关羽就是忠义勇的化身。

我也要向书中的关羽学习:学习他的“义”,遵守道义、讲信誉;学习他的“勇”,要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见义勇为;学习他的“气”,是做人要有骨气。

当然,《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众多,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相信每一个读三国的人都会收获满满。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6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读完刘禹锡的《蜀先主庙》,我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中巧妙的《空城计》、阴险的《借刀杀人》、令人敬佩的《刮骨疗毒》……

再次翻开《三国演义》,书中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深深的感染着我,仿佛有一股暖暖的历史长河流进我的心扉。《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历经各种波折,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最终司马炎统一了中国。这本书不仅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荒淫腐败,还赞扬了各方豪杰敢于反抗的精神,更使我们初步的了解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号称“卧龙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次诸葛亮率军讨伐魏国,连连获胜,不料传来战略要地街亭失守的消息,诸葛亮正要撤退,只见司马懿率领十万大军向西城杀来。诸葛亮镇定自如,下令让军士装作老百姓,清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悠闲地弹起了琴。司马懿率军冲到城下,见这般模样以为城中有埋伏,连忙撤退。读完《空城计》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多动脑子,不能鲁莽行事。

合上《三国演义》的书页,关羽、张飞和各路英雄豪杰的事迹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向播电影似的回放着,同时在我的心中油然生起了一份敬佩之情。

《三国演义》观后感的格式篇7

翻开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阵阵书香迎面扑来,让我不禁迷上了它。

书面,白绿相映的底色配上黑色字体,一切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宋体大字:三国演义。书头标注着: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名师1+1导读方案。封面上的诸葛亮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持羽扇,飘飘然如神仙一般。

这本书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一百年的.历史,反应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和转化。作品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战、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等五大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书中有上百个鲜活的人物,如勇者张飞、气量狭隘的周瑜、阴险狡诈的曹操、忍辱负重的孙权······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所有人物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诸葛亮和关羽。

先说说诸葛亮,他生前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大破曹营、空城退敌······他足智多谋,为了光复大汉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说一辈子都没有打过败仗。

再来谈谈关羽,他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秉烛达旦,对君主刘备忠贞不二、万死不辞,由此可见他十分勇猛、忠诚。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觉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习诸葛亮的善于观察,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上我们要学他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的敬业精神;长大后一定要学习关羽忠贞不二的优秀品格,为“中国的梦”殚精竭虑、多做贡献。

《三国演义》让我越看越爱看,每次读它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乐趣。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在古代先贤的智慧光芒下健康成长!

8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