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对作品或场所的看法和感受。优秀的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1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看过八天了,但是一些场景一幕幕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禁不住想写下来!在这里,我只想说说里面的情谊!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地震是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它牵连出了一串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和弟弟被压在一块板下的方登听到了妈妈在两难选择下,选择了弟弟的时候的失落、悲伤和无奈,后来转化为怨恨!

方达奶奶和姑来接方达去济南,李元妮依依不舍地送方达、婆婆和大姑上公交,公交车上大姑的一句话,改变了方达的命运!也让李元妮还有个相依为命的人!(看看人家的女儿在妈心目中的位置!)失魂落魄的李元妮目送渐行渐远的公交车,突然车停下了,接着从车上下来了一个独臂小男孩!此情此景,久久难忘......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2

一直很想去看这部电影,周六下午特意排队去买了晚上21:10的电影票,可是人太多,我们的坐位被排到了前三排,所以视觉效果不如后坐,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但每一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包括我隔壁的女生,哭的声音都变了,还一个劲的抱怨男友不应该带她来看!我看过以后心灵触动真的很大,眼前总是浮现电影里的场景!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母亲元妮面对的却是只能救一个的痛苦选择(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说实话,在我把整部电影全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忏悔其实可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之中,潜移默化成爱。那个母亲,在救孩子的时候,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可是,人类之前对上帝犯下太过于严重的错误,救一个孩子是应得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冯小刚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救人的时候母亲毅然选择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时候?被母亲放弃的小登,在奇迹般生还并被解放军收养的32年间,对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而她的母亲同样在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阴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

我哭了几次已经记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样的情绪酝酿,不是为哭而哭,而是细腻体味某种苦楚后,发自内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达要被奶奶带走,妈妈目送汽车渐远,流下了无助的泪水,儿子跑回来后抱着唯一的骨肉痛苦失声时;我完全能够理解此时母亲这种撕心裂腑的痛。比如小登的养父大吼:“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与母亲重逢时的欲哭无泪以及后来在墓地的那次痛哭。几乎所有的哭戏都在精准把握人物命运的脉搏以及观众的泪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让人感同身受。

剧中妈妈元妮断然拒绝追求者,而坚守着自己的爱情:谁能拿命来对我好?甚至放弃了搬进楼房的机会,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儿的魂儿回来找不到家。也许只有经历了那样的生死场景才会有刻骨铭心的爱,才会甘愿从一而终。震后的家园几年间就建好了,而且越来越好,而经历了地震的人们心灵的重建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心灵的重创都难以愈合!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觉,电影取名为《唐山大地震》讲述大地震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只有那么几个片断和场景。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想问。我认为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在于:亲情撕裂以后,怎样去挽救,怎样去抚平伤口,是一部温暖心灵的电影。电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让我很震撼,内容也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够让我有所感触,情感元素比较到位。而且它是一部灾难真实的记录片,这种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记录片,包括里面5.12的镜头也在其中,在大地震之后,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忏悔。忏悔之后,就开始清醒,要将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发扬光大。

由于时间背景,影片中许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别有感觉:冰棍是用纸包着的、暖壶、茶缸子、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自行车把上挂着的篮子(是用包装条编的),把思绪带回到了童年!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同感,亲人永远是亲人,家,永远是你疲惫时停泊的港湾!就像剧中母亲元妮常说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没了!23秒可以改变一切,要珍惜现有的幸福,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

在近几年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2020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发生的青海玉树大地震,冯小刚此时拍摄《唐山大地震》具有时代意义,使我们对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能激励更多的同胞以各种方式去抗震救灾,不仅是剧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仅是经历过地震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队,更多的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电影结束了,观众寂静的离开,面对最后一个镜头:20多万逝者名字的纪念碑,我相信大家都会陷入自己的沉思,——活着真好!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3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4

今天的语文晚自习,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触甚多。一部小小的电影却在每一个细节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当然还 有爱。

看着电影中房屋倒塌的那一刻,突然觉得人和自然相比,实在是很渺小。虽然人们会利用自然,会预知天气,但面对这样的天灾却束手无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人类能控制,能预知的的灾难。就算以后能够预知,但能阻止或逃避吗?因此,在抗震,救援的同时,也得学会尊重自然。

地震后那个选择的画面,相信许多人都记得。母亲在绝望之中选择救儿子,这对女儿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正常的。并且幸运的是,她的选择是对的,儿子和女儿都活了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中有许多选择题等着我们选择,选错一两题没有关系,但错得多了,可能会后悔一生。

不论是地震中的母亲,还 是那对领养孩子的夫妻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孩子。地震中的母亲很坚强,相信自己可以照顾好受伤的儿子。当儿子放弃考试,放弃戴假肢时,母亲都给了他正确的方向。那对夫妻也通过对养女的关心与理解和女儿一起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儿子长大后要独自一人去外闯荡,母亲尽管满眼的不舍,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还 是坚决地关上门,面对别人甚至是儿子要她找个老伴的建议,为了死去的丈夫,她都一一推辞,准确来说应该是拒绝。当儿子有钱有车有房时,儿子要为她买新房子,她不同意,也是为了丈夫和女儿,怕他们的魂找不到家。这迷信的话在此却让人十分感动。忠心,爱子之心在此处都得到很好的展现。

而那对夫妻对养女的爱也不亚于那位母亲。他们理解养女,尤其尊重女儿的意见,这也让养女能很快对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虽知道自己很爱养女,但仍能支持养女去唐山寻找亲人,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当电影接近尾声是的那次地震,女儿主动投身到抢救中。一位母亲为了他人的生命竟同意截掉亲生骨肉的一条腿,而往往在灾难过后才发现,人原来是如此脆弱。在截掉亲生骨肉的腿后,原本坚强的母亲在那一刻崩溃。这时,女儿才知道当年母亲也是一样一爱她。

电影到后面,在女儿回家后,尽管还 有那么一点隔阂,但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跪下的瞬间,即便是心如铁般冰冷坚硬,也会被母爱融化得只剩下温暖。故事到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毕竟在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5

吃午饭的时候重温了遍《唐山大地震》,刚开始便是震后满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难受的要命,觉得饭也变得难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个人看着电影,很快便投入剧情。

元妮为选择救哪一个孩子而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奶奶要把方达接走元妮看着车离去我掉眼泪,奶奶于心不忍让方达下车我流泪,方凳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宁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认时妈妈洗好了一盆西红柿对已经中年的女儿说:“妈没骗你。”的时候,难过的喉头哽咽,简直想放声恸哭。还有最后打开女儿的墓地,里面放着给她的从小到大上学的课本。

影片写实又残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爱。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总是更偏向儿子。只有一个西红柿了,两个孩子都想吃,妈妈却直接拿给了弟弟,并对姐姐说:让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但殊不知以为的明天却是32年后。所以,当一块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时候,最后会被救的那个人是弟弟是早已经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妈妈面临选择的时候,姐姐还是充满了希望,她一动不动的睁着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妈妈做那个决定,这个时候她在想什么呢?应该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恋的,她会觉得妈妈其实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妈妈应该会选我的吧。可是,妈妈说,救弟弟。姐姐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为什么而活呢?生物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应该是主要以生存为目的吧?可是,这么说好像很对,但是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去死。人类还需要爱啊。我们辛苦奔波,痛苦挣扎,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更被爱的那一个。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爱的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我被抛弃了。

从此,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梦魇。

但是,她还是活了下去,带着被遗弃的恐惧活了下去。被一个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做养女。他们待她很好,都很爱她,但养母是一个精明但却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总是疑心这个领养的女儿长大了会不会离开,也担心自己丈夫和这个养女会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养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时候她也要小心应付。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6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我最爱的人说声“我爱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不说的理由。

生命有时会给人以错觉,看似很长,一天一天有着挥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时空时,才能真切的体会,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与微不足道。

做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对个体而言,对亲人而言,对爱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虽然有句话说出来,肯定会显得冷漠,但事实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万多条生命被吞噬,除了对心怀大爱,赶赴现场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来施以救援的人们会产生永远的痛之外,对那些在相邻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来说,只是一时间的震憾和悲怜,除过当时努力提供有限的帮助之外,事后,大多数个体的生活其实与此再无挂牵;对于那些距离更远一点的人们,二十四万多条生命的消陨,不过是一个令人震惊和伤叹的大事故。

《大地震》让我更加坚信:亲情是不变的永恒。一个人能够伤得了的人仅仅是真正无私爱他的人们(当然罪恶的一类除外)。

《大地震》也让我理解,现代的好些“爱情”,为何可以随手而弃,因为好些人以为爱可以轻易得到,或者感觉自己喜欢的比比皆是当然也可以随手拈来,可悲的是,他们不知道有一种爱暗藏于平静的生活中,有一种爱叫无可替代,有一爱叫牵心动魂,有一种爱是用生命来谱写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轻与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艰辛,才能够明白一颗心一旦伤了将是不可弥补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执着于自己的爱情。

有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7

妈妈总说,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还有姥姥疼爷爷爱。以前,我总是不以为然,嘴上虽不说,但心里可不服。出生在我们这年代,学习压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才明白,我有多么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们生活挺宽裕的。有一儿一女,聪明可爱,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轰隆隆”一声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宁静,天空毫无征兆的紫了下来。这时,正在卡车后备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强吓了一跳,地面开始摇晃。“是地震!”他们死里逃生,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埋在石头底下。

最后,就连她丈夫也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处都是血,触目惊心。李元妮到这最后一点希望,在乱石堆里寻找自己的儿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他们。

接着是李元妮的咆哮声,小登猜想是母亲在刨土。

“大姐,没用的,这孩子是压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开的。”

又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有人说家伙来了,大姐你让开。几声叮当之后,又停了下来。有一个声音结结巴巴的说,这块水泥板,撬了这头,就、就往那头倒。

随着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样的沉寂。一块水泥板,两个孩子,一个是压在这头的女儿小登;一个是压在那头的儿子小达。

“大姐,你再不说,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延长的沉默之后,李元妮开口道“救弟弟。”

小登绝望了,只觉得有人在她脑壳上砸了一锤。醒来时,只见旁边躺了无数尸体,血流成河。

这重男轻女的想法让我很是气愤,“为什么我们女性在数年前的地位会如此低下?”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去问了爷爷,爷爷告诉我:“在那个年代的女人不过是一件男人的附属品,为人类传宗接代的工具。”爷爷还说:“在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不过呢,现在的社会制度没以前那么封建了,万事都是“女士优先”。

这句话在现实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公交车。车一来,我们就按顺序上车。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妇。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根本没座位,售票员对大家说:“请大家给孕妇让座,谢谢。”许多人多站起来主动让位,让我明白了现代人的美德。

几年后。

小达长成了帅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没考上大学的他,无所事事,决定离开唐山,去外面闯一番。小登被一对军方夫妇收养,她依照自己的志愿,报考了医校。

眨眼间,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方达和方登都去救援,两个见面并相认了。这时方登才明白了,她的亲生母亲也很无奈。

活下来只是开始。是的,当面临灾难时,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

唐山的大地震观后感篇8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能够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我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我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杯具,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理解,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我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是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仅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我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终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我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面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杯具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当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仅有自我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仅有自我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期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期望的,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完美。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应对困难大态度却能够是永远的……

6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