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总结和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这可以帮助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希望对大家写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有所帮助。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1

与《圣诞发明家》基本上是一回事,《圣诞颂歌》是讲狄更斯笔下的这个故事,《圣诞发明家》是围绕作家笔下的这个故事讲作家生平。看下来,二者得分也应该差不多。我就从狄更斯及其畅销作品中跳出来吧,聊些圣诞题材迷们喜闻乐见的趣事。

January是从Janus演化而来,而Janus(雅努斯)是有着两张脸的罗马人的保护神,也就是后来“投胎”到伯利恒的Jesus(耶稣)。当然“投胎”是我的戏谑,西教中不存轮回一说。

公元纪年,也叫基督纪年,以圣子降生奥迹基督诞生之日为原点,加上耶和华造万物所历一个礼拜,正式定为了元年元日。公元纪年传入我国,始于辛亥革命废除帝制以后,沿用至今。

___之天主教的圣诞日是12月25日,放假7天至新年第一天。而我国比较务实,只取用国际通行历法而不信奉西教,因而假日办需要绞尽脑汁在元旦左右凑出个尴里不尴尬的小长假来意思意思,顺手拉动一下GDP。

有别于___之天主教,___之东正教的圣诞日是1月7日。而犹太教、伊斯兰教,因为只认神与摩西订立的旧约,不承认新约以及耶稣在___中基督、圣子以及弥赛亚的地位而不过圣诞节。

尽管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共同信奉耶稣,都过圣诞节,但历史上也曾互相残杀。天主教一直是老大,曾在十字军东征时顺手撸了一把拜占庭东正教。法兰西太后卡特琳借政治联姻诱杀纳瓦拉国王亨利及其新教势力,制造了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开启了胡格诺战争。这在电影《玛戈王后》中有精彩的呈现。

基督新教中也有个别分支是不过圣诞节的,而传入我国的西教中,基督新教规模远大于天主教。据我观察,我国的新教徒异常热衷于张罗圣诞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把这个节日过出了中国特色,按“枣生桂子”的熟悉配方,研发出平安夜吃苹果的新习俗、新风尚。

而信徒以外的广大群众则根据民间传统习俗,在圣诞这天北方包饺子南方吃汤圆,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要吃剩下一只蛋,正应了那句成语:年年有剩蛋,人人阿武乱。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富足生活的热切企盼。

有钱没钱,回家过圣诞。相互陪伴是最简单也最大的幸福,被家人需要是人生最容易忽视却特别了不起的成就。又是一年圣诞季,最后要套用我国很接地气的民间语汇,跟大家道一声:圣诞吉祥!恭喜发财!一夜暴富!数钱数到手抽筋!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2

《圣诞颂歌》的主人公是一个麻木不仁、贪婪度日的吝啬鬼。在一个圣诞节前夜,他的故友、合伙人雅布马•马利的鬼魂出现在主人公的面前忠告他希望他死后不要想自己一样变成漂泊的孤魂野鬼。

史克鲁吉非常幸运,他的人生有后悔药可以吃,改变了他原来因有的结局。他度过了他一生最惊悚的一夜,也是最幸运的一夜。他可以从自己从少到老、从生到死的影像中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说明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受到了一些利益的诱惑。因为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雅布马•马利的鬼魂没有放弃他,而是希望他不要在这条吝啬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史克鲁吉少年时他的圣诞节是孤独的。长大一点之后,他听到可以回家过圣诞节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变成学徒之后,在圣诞节里,史克鲁吉和他的小伙伴还有他的师傅,一起在他们的电力和其他人狂欢跳舞一直到深夜才肯散去。到了壮年之后,他的那双眼睛里已经开始显出吝啬和贪婪的神色。

史克鲁吉现在的圣诞节,是冰冷的没有热天能温暖他。仿佛他的时间里就没有十二月二十五日,没有圣诞节。他认为圣诞节是骗人的东西,所以他从不过圣诞节(只是指道了中年以后)。

到了史克鲁吉的死期(某个圣诞节),没有一个人为他伤心、难过。清洁妇、洗衣妇和办丧事的人吧他房间的东西拿走到某个店铺上买了钱。有的人还庆幸他死了,就没有人逼债逼的那么紧了。

他发现在它而是是多么喜爱圣诞节,又体会到了圣诞节所带来的好处与快乐,他还发现,自己贪婪吝啬度日的下场将会怎样,他决定痛改前非,不再贪婪,不再吝啬,做一个懂得施舍的人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要做一个懂得施舍的人。在史克鲁吉没有决定痛改前非之前他的结局是很悲惨的,他的结局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他非常吝啬,不肯付出一点点,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无条件地对某个人好(除了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某些亲属)。他决定痛改前非后虽然没有说但我肯定,肯定比之前不知道要好几倍,因为他变成了一个大好人,别人会因为他的救助而感谢他,还会因为他的善良而尊敬他,他死后肯定会有人为他而感到伤心。

我们应该把懂得施舍、不贪婪、不吝啬作为在人生漫漫道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准则,把“行善及时,诸恶莫作”作为做人的起点吧!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3

怀着满满的期待把《圣诞颂歌》看完了。

失望。

请原谅我这个土人一向不爱关注电影。这么晚才看。

偶然看到这部片子是在豆瓣乱转,看到海报上Scrooge那张脸立马像被点穴一样动弹不得。

一向不爱回忆,一旦回忆起来却要命。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刚买了VCD机。

某天老爸上班时间突然回来,匆匆把一个袋子递给我接着就走了。

傻呆呆的我打开袋子一看,是三张VCD。

第一个就是2d动画版的《圣诞颂歌》,碟封面上写的是《小气财神》。

关于这个还有个冷笑话= =话说年幼无知脑子还小的我一直把这个读成 《小气财,神》。

纳闷了n多年,这个神的名字好怪,怎么叫小气财。

后来到高中,有天打扫卫生,收拾碟柜翻出了这张碟,看到名字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原来丫的正确读法是《小气,财神》!

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那部动画的大部分镜头还可以清晰的记起来。

不是我记性好,这个人有严重的失忆症。而是小时候翻来覆去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每次有小朋友去我家玩我都拿出来献宝一样给人家看。

当时一起买的另两部动画也很经典,依稀记得是有个米奇的真假王子,还有个是关于无头骑士。

但最喜欢的就是《小气财神》。

整部动画很温馨的感觉,叙事也非常流畅。Scrooge那个小老头儿在里面超可爱。

相比之下《圣诞颂歌》加了不少惊悚的成分(后半段有部分我直接当恐怖片看了= =||),

而且我认为这个片子最大的败笔就是三个耶诞精灵带Scrooge穿越的部分表现的十分苍白。

这几段本来应该是片子的重头戏,是改变Scrooge同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折点,

导演却草草的处理掉了,没有挖掘到该有的深度(深度,oh shit ,这个最没有深度的人竟然说了深度/扶额)。

《小气财神》关于那三次穿越的场景描述的很详细很充分,

尤其是第二次圣诞老人那段,或许只有看过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场景唤醒了Scrooge的良知。

而《圣诞颂歌》里那只只会蠢笑的熊样生物看到我想冲进去把他的胡子给全数薅下来再用502粘上重新薅一遍。

不晓得一直在傻笑个什么劲,而且明显可以听出来根本就是在假笑到要死。

好吧,这些可能关系到个人爱好的地方都不深究,

但重点是本来应该用在表现穿越内容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展览市景上。

。。。。。。。。。

拜托大哥!我们对灰不溜秋还冒着黑烟的屋顶们没兴趣啊!

本来应该作为Scrooge心灵鸡汤的小tim说他被删了戏份很难过啊!!(泣)

穿越:写到这里突然又想起了Marley同志出场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让我有极度想吐槽的欲望。

原著里是怎样写我不知道,但是《小气财神》里那段是很有意义的,

记忆最深的就是Scrooge童鞋不舍得烧旺火,火都快灭了他才投一块小小的煤进去。

Marley小盆友一看这个情形气的直接把Scrooge的椅子扔进火堆里去了。

而且Marley说得话也很有条理,通过说话完全可以体会到他的后悔,还有对Scrooge的劝诫。

BUT!《圣诞颂歌》里Marley同志根本就是跑来吓人的吧!!是吧是吧是吧!!

半句正经话没说!一直甩着那媲美皮鞭的铁链子在吓唬可怜的Scrooge桑啊!!

看的我小心肝儿都颤了!

抛弃这片子的大环境单独拿出这段来就是活生生的重口味SM场景啊啊啊!!!

甩鞭子就算了!还扯下自己的下巴来妄图开并不好笑的冷笑话!!

WHERE IS THE HAHA POINT?!(抓狂中)

(。。。这个家伙因为太激动而语无伦次无法写更多了,来个结尾。)

第三个耶诞精灵出现时候的影子应用很有意思,算是亮点。

不过马车在追Scrooge那段根本就是在炫耀特技效果吧,完全不知道意义在哪。(脱力)

若有一句话影评那就是导演完全本末倒置,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不必要的地方,故事原本的内涵和精髓都丢弃了。

BTW《圣诞颂歌》的配音我实在难以接受。啊,或许因为我是个土人的关系。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4

1;这样的动画第一次看,人物面部捕捉,除了金凯瑞的干巴老头外,其他人物的脸都神奇的肿了一圈,饼脸加叔,馒头脸科林,惊吓过后分分钟笑cry好吗,科林的声音真是绝色,一下子就听了出来,相比之下加叔的合伙人配音愣是没听出来,身为粉真是羞愧一圈。

2:刚开始觉得应该是个略带怪诞的傻白甜圣诞电影,熄灯以后才打开来作为睡前娱乐什么的欣赏一下,MD越看越不对劲,前面画风还是很不错的,对那个时代的风格很感兴趣,每一帧包括金凯瑞的干巴老头和肿脸二宝都没能影响观感,怎么看都是美cry得节奏,从合伙人幽灵出来彻底不对劲了,门环上的幽灵一大吼——心凉了半截,又是脚步声又是铁链声的一起来,已经随时做好关电影的准备,其实合伙人的幽灵出来的那么一会儿看久了还挺萌,完全幻想成了X男系列类型的变种人,本来终于开始精神胜利法的欢乐起来了,幽灵一整吼一下什么的真心有点儿吓人,然后吼多了下巴就掉了,TMD这里差点吓哭好吗,还托着下巴说话,脑子都吓炸了我没关电影真是佩服自己,后来又来骷髅,童年阴影系列上线,不过经过掉下巴的惊吓除了头皮发麻倒也没有吓cry的感觉了,这电影千万别给小孩子看好吗?童年阴影什么的。

3:男主角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能得合伙人幽灵这般提携,不辞辛苦的让三个幽灵带着男主体验了人生3D大片成功把男主从一个mean货变成了一个善良欢乐的逗比,从第一个回忆开始男主就清奇的转变了画风,速度快的让人捉急,好歹有点儿过渡好吗?来那么快表示差点接受无能,就像是男主被吓坏了所以神经搭错了某一根突然洗心革面了一样。

别的不说就说那群人反应吧,反正我要是看见男主转变的那么恐怖我绝对会脑补出一堆阴谋或者突发神经病来着。

总体评价就是画风是我的菜,更何况还有意外之喜的加叔和科林叔,之前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两人有参演,虽说两人几乎在里面毁容的几乎被金凯瑞艳压= =大方向什么的都是很好的,除了吓人没什么毛病,但是剧情硬伤哭了,男主转变的比火箭还快比傻白甜小电影还奇葩,其他的就不说什么了。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5

《圣诞颂歌》故事情节设置的很有新意:给一个预测未来的机会,让他由果寻因。

主人公由于对金钱的迷恋失去了爱他的女朋友,一起长大玩耍的伙伴,亲人和邻里的关爱,他只用金钱和利益去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有意义,几乎所有人都讨厌他,孤立他。他变得越来越爱猜疑,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联系到有小偷、强盗要掠夺他的财富,因此所有门都上了三把锁,所有窗都紧紧关闭;他拼命的压榨自己的雇员,不放过任何一个为自己增加财富的机会;他谩骂路边的乞丐,冷眼旁观身边发生的一切;他成天的忙忙碌碌,不愿休息,不屑和他人交往,就连圣诞节他都不屑一顾,因为这不能给他创造任何可观的收入,他穷的只剩下了钱。

直到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冷漠,吝啬的主人公,遭到了被他害死的冤鬼的报复。鬼魂给他引来了三个精灵,主人公跟着每个精灵分别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他快乐、幸福;现在的他自私、冷漠、孤独;未来的他惨死家中,没有人参加他的葬礼,他的财产被他最讨厌的生意伙伴所占有。这一切让他很恐惧,他知道如果他仍然这样冷漠自私下去,他悲惨的将来就会如期而至。他彻底醒悟到必须要改变自我。

与其说是主人公与三个精灵的神奇之旅,我更愿相信这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反省与、自我剖析的一次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就像宗教的洗礼过程一样。宗教就像那三个小精灵一样,他教导人们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让过去没有过多的悔恨和遗憾,只有珍惜现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这也是西方宗教宣扬人生而有罪,要行善赎罪最终上天堂的意义所在吧。这样宗教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正确的行为准则,人们就会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反省自己,约束自己,改变自己,这些准则让人们少去了“吃堑行恶”的过程,就像一位良师一样直接让人们“长智和升华”。

整个电影让我想起了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影片虽然和宗教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联想并迁移主人公的经历却帮助我很好的理解了宗教如何引导一个人走向正轨,帮我更好的理解了宗教的作用和意义。

西方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人们仍会相信“宗教”,这种不太“科学”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增长就算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上帝创造了世界”那是骗人的“谎话”,可是西方人如何平衡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偏差,如何又让自己去接受自己从小奉承的宗教居然是“假”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和别人讨论过,大多说是由于习惯,或是政府行为西方人才对宗教失志不逾。

后来我慢慢发现,宗教的魅力不在于他的真假而在于他所宣扬的内容以及在人们心中所起作用,就像我们喜欢一个童话故事一样,我们在乎的不是他的真假而是他所传达的浪漫和美好。

宗教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同时也警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我想“上帝”“天堂”地狱“等词汇的涵义在现代的西方社会与对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社会来说有着天壤之别,以前鬼神之说的成分很大,现在那些词汇也许就单纯象征着西方人对“正义”、“善良

”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邪恶“的强烈摒弃。

在中世纪“上帝保佑”是一种唯心主义,而现在的“上帝保佑”,也许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好比我们会说的"Good Luck"。新的时代宗教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拥有了新的活力。因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又不信仰宗教,所以一提到宗教难免就会先入为主的想到鬼神之说,不能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因此之前才不能理解发达先进的西方人仍然信仰宗教的原因吧。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6

查尔斯·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在英国古典作家中的成就仅次于莎士比亚。狄更斯一生写了百余篇短篇小说,几十篇中篇小说以及十五部长篇小说,同时,他还写有大量的散文、游记、剧本等文字作品。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狄更斯也是最先关注,并叙述孩子的悲惨命运的作家。

最近翻看的新版小说《圣诞颂歌》是狄更斯众多中篇小说中的一部,这部于1843年出版的小说成为了许多孩子童年的必读的经典书籍之一。

《圣诞颂歌》讲述了一个非常有钱的吝啬鬼史克鲁吉对任何人都冷漠无比,在所有人眼里,他尖酸刻薄,冷漠无情,并极度抠门。没有人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任何人,因为在他的世界里,钱比一切还重要。然而,在圣诞夜前夕,他的人生却遭遇了一系列诡异:遇见曾经的搭档老马利的鬼魂,并在三个幽灵的相继陪伴下,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连串的遭遇,让史克鲁吉幡然醒悟,沉睡多年的柔软内心开始复苏,从此,他从乐施、良善中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以及快乐人生的真谛。狄更斯对史克鲁吉真是笔下留情啊,让他最终拥有了一个happy ending。

这是一个教人向善,自省的故事,也是狄更斯借用史克鲁吉的经历进行道德完善的过程,他企图用这样的过程来警醒社会,警醒每个人:善良可以不仅有拯救人性的恶的可能系,还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道德影响。

这部小说是狄更斯中期(1842到1858年)的作品,从人物的塑造上,狄更斯已非常娴熟,他擅长于对人性探索,并循序渐进的深入其中,同时,他在小说中融合了夸张、巧合、悬念以及极具戏剧化的方式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剖析人性,感人至深,亦发人深省。

可恨之人必当有可怜之处,史克鲁吉正是这样的人。他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很糟糕,他自私自利,吝啬,冷漠,在他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半点人类的情感。然而,狄更斯笔锋一转,以第一个幽灵带着史克鲁吉回顾过往时,关于这个冷漠之人的所有谜题,全部呼之欲出。

童年是每个人成长的根基,也是影响每个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史克鲁吉冷漠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他童年时光的悲惨,童年的他是个孤单的孩子,本该享受亲情的时候,他却孤零零地在学校里度过,陪伴他的只有虚幻的童话故事……因此,他日后对人的冷漠无情,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从史克鲁吉的身上可以看到人性起点的关键性,这对于每个孩子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警示。

狄更斯的许多作品在少年儿童中广为传阅,他并非是偶然写下这些作品的。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童年的不幸福导致了他对儿童的命运倾入了更多的关注。是以,他不仅自己写下了许多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作品,他还大力倡导其他作家多为孩子们写出好的作品,这也契合了他对儿童所寄予的“自制能力、礼貌行为、体恤穷人和尊重老年人、善待动物、热爱自然、厌恶虐政和暴力”等美德的期望。

圣诞颂歌观后感350字篇7

迷茫的漫天大雪,马路上穿行的急匆匆的人群,教堂传来的隐隐约约的钟声,环绕着彩灯的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以及暖黄色灯光包裹着的温馨的小家,和炉子里翻动着的烤火鸡,晶亮透明的圣诞布丁。——平凡的西方圣诞节。

写圣诞故事,前有古人,绝不是狄更斯首创。有的文学评论干脆直书:“《圣诞颂歌》断非狄式佳构”。偏偏这《圣诞颂歌》却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据说在《圣诞颂歌》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圣诞节并不为很多英国人所知。然而,在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在西方家喻户晓后,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成了圣诞节的约定风俗,诸如家庭团聚、互换礼物、圣诞餐饮,维多利亚女王也读过这部小说。一百多年来积聚的“人气”使得这篇《圣诞颂歌》成为狄更斯的小说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文学评论家认为,《圣诞颂歌》的发表是狄更斯的创作生涯中的重大转折点;而社会学家则相信,这部作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圣诞节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价值,甚至“圣诞快乐”的说法也是由此而得以流行的,狄更斯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发明圣诞节”的人。

《圣诞颂歌》是狄更斯《圣诞故事集》中的经典之作。小说家威廉萨克里曾评价:“这本书看上去是那么小,那么薄,但却是英国的财富;不论男女老少都将其视为珍宝。”作品讲述主人公斯克鲁奇是一个精明而又狡猾的商场高手,而在他的双眼里能看到的也只是金钱,而其他一切都与他无关。他自私而又吝啬无比,即便是在寒风刺骨阴冷潮湿的圣诞夜晚,他也不愿施舍多一丁点的煤炭给他贫穷而又可怜的职员取暖。然而也正是因为他一贯的自私吝啬与冷漠无情,使得小镇上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关心他,更不用说友好地对待他。唯有他的外甥在举家团聚欢乐的圣诞夜晚还依然惦记着自己的舅舅,他不惜冒着寒冷的风雪赶到舅舅的商铺去邀请他参加家庭聚会。

但这一善举并没有赢得斯克鲁奇的感动,反倒迎来了一顿痛骂。在斯克鲁奇看来,过什么所谓的圣诞,吃什么饭,这一切只不过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想骗取他钱财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而最终随着圣诞夜晚的三个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圣诞精灵的夜访,一切都改变了。精灵们指引着斯克鲁奇回首过往,重审现在,展望未来。

忆及过往的欢乐,斯克鲁奇潸然泪下;俯瞰眼下冷酷无情的自我,斯克鲁奇悔恨不已;遥望未来的人生,斯克鲁奇幡然醒悟。在狄更斯生辉的妙笔下,一个焕然一新的人物形象巍然屹立。最初那个贪婪自私冷血无情的斯克鲁奇已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以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仁慈的上帝在担负拯救人类重任的救世主这天,也降临了他的宽恕,整个故事在呈现一个焕然一新的欢乐奇迹中圆满收场。

通过斯克鲁奇这一由自私冷漠到慷慨大方,由心灵荒芜走向精神富饶的典型人物,狄更斯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并以此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守望。作品中,狄更斯通过精巧的时间安排成功塑造了斯克鲁奇这个经典形象,并间接显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异化和疏离的社会本质,也为人类心灵获得拯救提供了重要途径。读者可以通过斯克鲁奇这个人物形象,对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金钱和贪欲让曾经纯真善良的人变成了可悲的守财奴,然而善良和博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让斯克鲁奇改过自新,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

这对我们当前的生活也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无论过去我们多么无知、迷茫和负有偏见,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重新选择今天的生活,并愿意改变自己,像斯克鲁奇那样,我们将有权获得幸福。博爱主义精神存在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去挖掘和利用,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权去犯错误,就像每个人都有权去改正一样。在《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中,斯克鲁奇的转变是上帝对他的救赎,同时更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救赎。

而在生活中,或许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6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