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你是否在寻找“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篇1)
钱学森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35年9月起,钱学森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勤奋刻苦,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由于科研能力和成绩突出,钱学森在美国的事业发展一路顺遂。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决定以探亲为名回国,将整理好的800公斤书籍和科研笔记带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是,当他赴港口时却遭到美国当局的强行拘留,所有的资料和书籍也被扣押。加州理工学院交了巨额保释金,他才获释。当时的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始终受到严密监视。得知钱学森在美国遭受迫害,中国科技界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谴责美国政府的做法。中国政府也多次与美方交涉钱学森回国问题。但由于国内始终无法与钱学森取得联系,因此,美方每次都否认扣留中国公民。此时,钱学森也正在因为没有途径向国内传递消息而烦恼。他深知,自己的回国问题,必须让国家高层知道自己的回国愿望和目前的处境才能解决。
1955年5月的一天,钱学森在一份中文画报中发现了父亲的朋友陈叔通与_在一起的照片,不由得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主意。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信,请把自己的消息传递给国家高层领导。但由于不知道陈叔通的通讯地址,只能寄给在上海的父亲,由其代转。为了避免信件被联邦调查局拆信扣留,钱学森将给陈叔通的信装在一个信封里,让妻子蒋英装入给比利时的妹妹的信中,避开跟踪的特工,将信件投入到一个商场的邮筒里。蒋英的妹妹在比利时收到信件后,立即转寄到上海钱学森的父亲家中。此后,信件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周恩来手中。
此时,中国代表团正在日内瓦与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也为钱学森归国创造条件,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提前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但谈判时,美方依然矢口否认美国政府扣留中国公民。这时,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炳南掏出钱学森的信当众宣读,让美方十分尴尬。1955年8月4日,再也没有借口的美国政府,只好准许钱学森离开美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家人一起来到洛杉矶港口,准备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国。钱学森的回国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记者早早来到码头上采访他。有记者问:你这次回国后,以后是否还打算回到美国?钱学森平静而坚定地回答说:“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后,对原子弹、导弹等方面的国防科技发展非常关注。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根本没有能力研制这些先进武器。这让著名将领、负责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设的陈赓非常不服气。一次,钱学森前往哈尔滨参观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恰巧正在北京。得知消息,陈赓专程赶回哈尔滨来见钱学森。他见面问钱学森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陈赓听后大声说:“好!就要你这一句话。”这次谈话后,钱学森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篇2)
1928年3月,李俊贤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有病不能到田里干活,全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母亲的肩上。母亲多年辛勤劳作,但全家人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一度供不起李俊贤上学。最终在李氏族人的资助下,李俊贤才得以继续读书。
1950年8月,李俊贤从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欲到成都求职。
为了节省路费,李俊贤徒步从乐山走到了成都,走了四天三夜。但是,战争刚刚平息的成都满目疮痍,不要说进工厂,就连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都有十几个人在争。由于无法挣钱为家里还债,每当收到家中消息时,李俊贤都万分沮丧。而此时,恰巧东北化工部入川招人,在许多亲戚的反对下,李俊贤冒着“将耳朵冻掉”的危险去了东北。
1951年,他在沈阳市东北化工局研究室参加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后被调到国家化工部俄文训练班、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
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沈阳市东北化工局研究室、天津市化工部俄文训练班、北京化工研究院、苏联化委有机研究所、黎明化工厂、黎明化工研究院历任技术员、学员、实习生、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兼任国家科委新型化工材料专业组成员、国防科工委火箭固体推进剂专业组副组长,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科委发明奖评选特邀评审员,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会及33、34届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秘书长、高级顾问;还为中共河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___代表;河南省政府参事。
李俊贤是我国化学推进剂原材料产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十年代至今,获得过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大奖。
1959年,他受组织派遣,到苏联中央化学委员会有机化学研究所做研究实习工作,一年后回国。
誓将火箭送上天,上世纪50年代末,美苏展开了航天争霸。60年代初,中国决定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安排了“两弹一星”及其推进剂的研制任务。
这时,组织上决定让30岁出头的李俊贤担任火箭推进剂研究室主任。担子有多重,只有李俊贤体会得最深!从整体上来讲,“两弹一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如果造好了“两弹一星”而没有推进剂,等于造了汽车没有汽油。
1966年,李俊贤从北京化工研究院赶赴大西北的青海省。不说别的,光是高原反应就叫人难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快走几步都会喘不上气。吃的呢,早上盐水煮蚕豆,中午青稞,吃多了肚胀难受。李俊贤在一个偏僻山沟里的化肥厂旧址上筹建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风沙把他的皮肤吹得干裂,强烈的紫外线晒黑了他的脸庞,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他们一帮人奋发图强,“誓将火箭送上天”。
对于各种设备的安装,李俊贤总是亲自到现场,反复检查,认真把关。为了获得试验的第一手资料,他和同事们往往要在没有围墙、零下20多摄氏度的车间里连续观察十几个小时,然后修正工艺方案。1968年2月,由他主持研制的用于人造卫星发射的高性能化学推进剂——偏二甲肼终于诞生了,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用的就是李俊贤的团队研制的偏二甲肼。
忆及此,李俊贤深情地说:“虽然那时的生活充满艰辛,心情却非常愉快,因为幸运地逃离了__的批斗,干了些实事。”
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篇3)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习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习,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
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篇4)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说:我会好好吃饭,也会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谦逊的中国科学家事迹(篇5)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会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有名人离世的时候,这种消息更是会持续发酵。
但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离世,整个热门网站以及各个社交平台,竟看不到一点关于他的消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仁东究竟是谁?
他是“天眼”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项目的成功,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当初他为了回国,主动放弃了国外开出的300倍的薪资,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去世时,居然无人问津,让人十分心寒。
沉迷天文无法自拔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但南仁东的故事却很简单,他出生于我国东北地区,性格豪爽,为人真诚善良。
从小就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上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是典型的“学霸”。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仁东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旅游、画画等等。
这些在小小年纪的他看来,都有着让人着迷的吸引力。之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大学,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进入大学之后,南仁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未知的东西。临近毕业,却正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于是,毕业后的他,被安排到了一个进厂的车间。南仁东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车间工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学业上名列前茅的人,到了车间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于人。南仁东靠着不断努力,很快就坐到了无线电厂技术科长的位置。
而这时的他又觉得,在电子厂的生活太无聊了,尤其是自己晋升为科长之后,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血气方刚”。
于是,他便想着,要继续提升自己,就这样他开始了考研生涯。因为大学时深深迷上了天文学,所以他把目标定在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业上。
自律的人,总是有着巨大的能量,南仁东又一次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读了研究生之后,南仁东第一次觉得天文学是多么迷人,多么深奥。
他也彻底爱上了这门学科,研究生读完之后,他又继续深造,读了博士。学业上的巨大成功,也让南仁东成为了天文学领域的佼佼者。
拒绝高薪选择回国
后来赶上出国热潮,读完博士的南仁东,也想要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于是,为了增长见识,他接连跑了多个国家,几乎去过了世界各地的观景台。
在扩充眼界的同时,他也主持完成了欧洲以及全世界十多次的观测,一时间南仁东声名大噪,成为享誉全世界的顶尖天文学家。
就在其他国家愿意出高薪聘请南仁东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看似不合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因为在他的眼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一定要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用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才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于是,他拒绝了国外的300倍的薪资邀请,回到了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副台长。
值得一提的是,南仁东如果愿意留在国外的话,他在那边一天的薪资,就顶上在中国一年的工资。而且当时国内的工作环境,与国外相比,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更需要南仁东这样的技术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有了无数个“南仁东”这样的人,才有了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才有了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他们放弃了高薪诱惑,甚至有的远离亲人朋友,不图回报地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时刻与祖国站在一起。
呕心沥血建立天眼
1994年,中国开始重视天眼计划,正因为这个计划,南仁东整整付出了22年的时间。
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址。首先,这种大型的射电望远镜体积重大,需要足够大的占地面积。
其次,这类望远镜,对于周围的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绝非易事。
为了选址,南仁东整整用了11年的时间,走过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最终选定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这里就是项目的最好位置。
位置选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项目的执行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是超乎想象的。
当时的中国,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用于此项目的建设。为了项目能够顺利执行,南仁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
本来应该是用心钻研项目的科学家,但他却南来北跑,为了项目建议书审批四处奔波,低三下四地寻找多个合作单位。
也许是被南仁东的坚持打动,也许是大家看到了天眼项目的未来,最终都选择伸出援手,帮他挺过难关。
到了2007年,国家终于复批天眼项目的申请,于是这个项目便开始了正式动工。而南仁东作为此项目的总工程师,可谓是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用力地参与主持。
但在项目还未完工的时候,南仁东便查出了癌症,他忍着化疗的巨大痛苦,依旧选择了坚持。这个项目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只要自己一天不倒下,就要坚持做下去。
后来,这个“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也让中国顺利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此消息一出,震惊国际。此项目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至少领先世界20年。
但是在天眼项目运行一周年之前,南仁东因癌症离开了人世,这个时候,他才刚刚被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在离世前,希望自己的后事能一切从简,且不要举办追悼仪式。
所以,他去世后,无人问津。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位将自己毕生心血都用在了天眼项目的人,在2017年9月25日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