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
“共和国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有哪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篇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家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民族英雄。
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位列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谱,他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姓名却一度少有人知,直到晚年,“中国氢弹之父”才广为人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经用《后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虽然都是核弹,但是相比原子弹,氢弹研究技术难度更大。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不仅如此,中国研制的氢弹结构也是独一无二,被业界称为“于敏氢弹构型”。与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不同,于敏从未出国留学,所以他自称“国产土专家”。他的这一特殊经历,加上卓越的才华,让中国氢弹的研制路径完全撇开了外国。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氢弹空投试验,彼时的国际环境下,这枚氢弹对我国战略安全起到的保底作用、基石作用,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不过分。对于这朵蘑菇云,在试验现场的于敏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它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看着蘑菇云,于敏只说了一句“回去可以睡觉了,睡得踏实”。功成身退,这是历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信念,淡泊明志在于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于敏对中国氢弹研制居功至伟,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给出的理由谦逊到让人难以反驳,“核武器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我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一句话,把所有荣誉都归于国家与集体。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_给一位老者亲自让座。如此高的礼遇,他受之无愧。他是黄旭华,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毫不夸张地说,在特殊的年代,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就是秘密战线中的英雄。他们不仅默默无闻,甚至还要对至亲保守秘密,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走、什么时间回……一走数年,亲朋好友失去他们的消息都成常态。也许,经年之后,伴随着一件件国之大器的亮相,他们才又突然回到家中。
20世纪50年代末,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大号召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核潜艇设计。我们从未见过核潜艇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一个外交官从国外带回来的核潜艇模型。该模型被专家拆卸、安装和拆卸,而真正的家伙的内部结构一无所知。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了十多个顶级问题,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了数千个数据,逐渐使中国的核潜艇有了轮廓。1988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地进行了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由于工作高度保密,黄旭华在亲友圈中消失了30年。即使他的父亲和兄弟去世了,他也没有回家哀悼。有一次,黄旭华突然从其他地方回到了他的小家,爸爸,你回家出差,黄旭华每天听到女儿的故事很久了。从周一到周五到周五,他还没有一直到周五的家人生。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这是给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的颁奖词——孙家栋,这个名字,和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等诸多第一紧密关联。他几乎见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航空航天的所有大事件,也是为数不多健在且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大师。
科技进步永远没有终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不仅有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还有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大家”。袁隆平,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株野生雄性败育稻开始,引领着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发展,创造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收获了响彻世界的“东方魔稻”。屠呦呦,坚持40年、经过191次实验失败,最终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给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篇2)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来凤县,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1月离休。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看似寥寥数语的评价实则却是深入人心、字字珠玑。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向他学习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论所处哪种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的理想信念融入灵魂,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组织交代的每一件事。我们要向他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要牢固地树立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态度和坚定信念,增添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的勇气,少一些抱怨情绪、多一些实干行动,少一些畏难气馁、多一些坚决坚韧,。我们要向他学习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
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篇3)
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3月,张富清参加革命。从此,他找到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第一次参加战斗时,张富清就请求作为突击队员去炸敌人的碉堡。炸毁碉堡后,张富清的右腋大片皮肤被烧伤,指导员要他退出战斗,等待治疗。他却忍着伤口撕裂的疼痛,继续战斗。经过这次战斗,张富清被师部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后来,张富清对连队提出了唯一的要求——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8月,张富清正式入党。没多久,永丰战役打响,张富清申请成为突击连里的突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张富清的头皮被一颗子弹击中,血流不止。他顾不得疼痛,接着往前冲……“当一次突击队员还能理解,每次都当,你为什么就不怕?”面对别人的疑问,张富清回答说:“如果每个人都怕,都不愿意在困难面前冲锋,那我们就换不来全中国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之后,转业时,张富清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也没有回陕西老家。“当时国家号召我们去最艰苦、最缺干部的地方支援建设。”身在武昌学习的张富清,得知湖北恩施地区生活水平、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很差,就选择来了这里。“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离开前,张富清这样说。
到恩施后,张富清听说来凤县是这里最偏远、最困难、最缺干部的地方,他又再次提出要到来凤县工作。刚到县里时,各项条件很差,连床都是用木板和木凳搭起来的。张富清没有一丝抱怨。
越是艰苦,张富清的工作热情越高。后来,当组织决定派张富清去三胡区工作时,一接到通知,他毫不犹豫地扛着行李就去上任了。刚到三胡区时,这里的村民一年四季只能喝稀饭,张富清就带领大家修水渠、建水坝,慢慢改善了区里的农业设施,老百姓的生活也改善了许多。
当时,区里最穷的卯洞公社一直没有通公路,住在高山上的村民去最近的集市得走15公里路,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悬崖,张富清了解情况后很揪心。
于是,县里提出社社通公路的目标,张富清决定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在这里修出一条公路来。修路时,他总是主动将最难的活儿揽在自己身上。需要在悬崖上打炮眼,他就带头绑着绳子在崖壁上抡着大锤敲打;需要放炸药,他又主动上前去放。在他的带领下,经过120天,一条7.5公里长的公路终于修通了。
如今,张富清很少提及自己的事迹:“我的好多战友都为国家牺牲了,而我还活着。我活着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用我的奉献去告慰牺牲的战友……”
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篇4)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14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为了造出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他30年隐姓埋名在荒岛工作,无法和家人联系,堪称一部国防版的“潜伏”。他生在广东,却早已定居武汉,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昨天晚上,“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已经88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入选。他的家人感叹,虽说这个荣誉不关名声和任何财富,但它告诉我们,国家对这一代科技工作者并未忘记。
“潜伏”30年没有回过老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这一年开始,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保密,黄旭华开始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 1
联系,整整30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单位、地址和具体内容一个字不能透露。
当时,核潜艇长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手头只有一位外交官从国外带回的一个核潜艇模型。这个玩具模型被专家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10多个顶级的难题,逐渐让中国的核潜艇出现了丝丝“轮廓”。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做深潜试验时,艇上的100多人,下去了就再也没上来。中国进行这项最危险的试验时,身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却亲自下水,这在世界核潜艇研制中从未有过。
1988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
“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为他们养老送终,可能是黄旭华院士一生的遗憾。黄旭华的父亲于20世纪70年代去世,当时黄旭华忙于工作,无法回去奔丧;每年过春节时,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他这个“三哥”永远缺席,大家都会对他有所埋怨:“不知道在做什么,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1988年,已经两鬓斑白、62岁的黄旭华终于回到了广东老家,母亲这时已经93岁。当时,有媒体报道了黄旭华的事迹,老人终于知道了自己这个30年不知踪迹的三儿子是在进行一项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她把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身边,叮嘱他们:“你们要理解你们的三哥,不要再埋怨他。”听到这句话,黄旭华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母亲的理解也让他释然了许多。
1995年老人临终前,黄旭华从北京赶回广东老家,仅仅两三个小时后,老人就离世了。直到现在,早已儿孙绕膝的黄旭华院士跟晚辈谈起自己的父母,仍然感到心痛和遗憾。
年近90仍每天坚持上班
虽然已经是88岁的高龄,但黄旭华院士的身体仍然很不错。他除了有轻微的高血糖外,在每年的医院体检中,医生都对他的身体状态表示满意。据了解,这要归功于他多年来坚持打太极拳的习惯,黄院士每天都会练习40多分钟的陈氏太极拳,空闲时喜欢养花。他现在每天还坚持上半天的班。
一位知情人透露,日常生活中,院士一家经常有很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院士擅长扬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夫人年轻时很喜欢苏联歌曲,现在演唱苏联民歌更是驾轻就熟,大女儿也很喜欢演奏小提琴,家里两把小提琴都是院士的珍藏,一把自己留着,一把送给了大女儿。只要不出差,平时过节时,家里都会聚上不少人,举行一个小型的家庭音乐会。院士和子女伴奏,夫人演唱,很有气氛。
共和国功勋人物先进事迹(篇5)
【颁奖辞】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人物事迹】
1997年11月,张定宇同志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同志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于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2011年除夕,张定宇同志作为湖北省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一名产妇子宫破裂出血,需紧急抢救。张定宇匆匆赶到手术室,做麻醉,稳定病人血液循环。不到30分钟,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紧接着,第二台剖腹产病人转到手术台,张定宇紧急给产妇侧卧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输液,20多分钟,又一个新生命诞生。
2017年,张定宇同志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2019年11月,武汉市发生比较严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满,在做好消杀工作后,结核科等其他科室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这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战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___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