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事迹 > 功勋人物 >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

时间: 金浪 功勋人物

“于敏”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因为他曾经“隐姓埋名”30年之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篇1】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因为落后腐朽,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攫取了众多的权益。好在,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他们前仆后继,不惧牺牲,才将侵略者打败。

而新中国的建立,也更是这些先贤们的奋斗的辉煌成果。但是,虽然山河已无恙,可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依然存在,新中国面临的威胁也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尤其是在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紧迫。

一方面是苏联、美国在经济等方面的孤立、打压,另一方面则是要面对他们的核讹诈,如何保证国家安全也就显得极为迫切。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从零开始引领我国成功研制出氢弹,使中国成为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也是氢弹研究用时最短的国家。

而在这成功的背后,于敏忍受的是超乎常人的压力,以及隐姓埋名28年的落寞。

中国积弱,立志报国

于敏出生于1926年,彼时的中国军阀林立,民不聊生。一方面,西方列强仍在不断的攫取的利益,另一方面,军阀们互相攻讦,鱼肉百姓。

生于普通家庭的他,好在还能读得起书,就这样他完成了小学学业。当于敏十二三岁的时候,中国的自行车并不普遍。看到同学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飞驰,于敏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将自行车借了过来。

骑上自行车的于敏十分开心,在街上一边骑车一边观察周围人的状态。就在车子行进到一个人群密集的街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汽车,车上坐着一位日本人。

于敏无处可躲,只能停下车子。原本以为日本人不敢撞过来,结果车子一直毫不减速地向他行驶过来。

“完了,可能今天就要丢掉性命了。”这是当时于敏心里唯一的想法。

好在汽车在于敏跟前停了下来,于敏这才保住一条性命。可事情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日本人下来之后怒骂于敏一通,随即扬长而去。

原本是过错方,却因为祖国实力强大而在他国蛮横无理,这在于敏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事过后,于敏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高考后,于敏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工学院学习两年后,机缘巧合之下转到物理系学习。

有人说于敏因为工学院不能实现报国理想才改专业,也有人说是于敏物理方面的天赋引起物理系老师的注意,这才转入物理系学习。

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改变专业,于敏凭借自己的智慧折服了他的老师。

“于敏是我见过物理最好的一个学生。”这是教过于敏的老师对他最多的评价。

顺利从本科毕业后,于敏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而且是在母校读研,并没有像大多数学者那样出国深造。

当于敏从研究生毕业后,他的能力有了一个合适的施展舞台。

原子核理论奠基人,因祖国需要研究氢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等领导人决意研制“两弹一星”。

很快“中国要研发原子弹!”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传遍了世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收到了许多国家的“问候”,不过收到的可不是祝福,更多的是劝阻和嘲笑。

包括中国人在内,许多人并不认为中国能成功制造出原子弹。原因很简单:没钱、没人、没技术。其实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更遑论这还是一个刚刚走出战争泥淖的国度,一个连基本的工业门类都极为薄弱的国家。

而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更犹如冷水一般,难道尚在襁褓中的中国原子弹事业要中断?显然不可能,无奈之下钱三强等人只能组织国内的专家学者,尝试共同攻克这一难题。

彼时刚刚从北大读研毕业的于敏,也正是这个时候加入了这支队伍。

于敏与其他的研究人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没有留学经历。用现在的话来说,于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可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出原子核的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于敏的这项研究对原子弹的制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原子弹就是以此为基础制作的。虽然这项研究成果不是于敏单独完成的,却也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若是按照正常的发展过程来看,于敏应该会在原子弹上有更深入的发展。可命运就是那么神奇,钱三强突然的一次谈话改变了于敏的命运。

“于敏,你除了原子弹还有没有其他什么兴趣?”

“什么?”

“你除了原子弹以外,想不想研究一些其他的武器?”

原子弹虽然制作困难,但好歹曾经接触过苏联的技术,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可氢弹在中国完全是一个空白领域,连材料和原理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东西。

当知道钱三强想让自己研究氢弹后,于敏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原因很简单,别的国家有中国没有就会挨欺负。

当于敏真正踏入这一领域后才发现,事情比想象中要难上许多。

困难的氢弹制造

别看于敏在原子弹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可并不代表着氢弹就能借上力。原子弹反应过程是核裂变,可氢弹却是核聚变,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

至于氢弹具体什么样,谁都不知道,只能凭借着基础知识加上想象力来推演。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每个有想法的人都上台解释一遍,然后大家从中进行可行性的推敲。光是确定氢弹的主要材料就消耗了大量时间。

美国等大国对氢弹材料严防死守,中国也只能自己寻找最适合的材料。当年美国采用的是粒子加速器进行碰撞,将可能的原料都实验一遍,从中寻找最合适的。

这种方法最科学、省事,可他的代价太大了,每次实验都需要上万人参加,费用更是高得吓人。更重要的是,中国根本没有粒子加速器,想实验都不可能。

这时于敏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能力,用一支笔一张纸人工进行推演,最后发现氘化锂是最合适的材料。不过于敏提出氘化锂需要四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才能使其达到反应温度,如何给它加温成了随之而来的难题。

有人提议在原子弹外增加氘化锂外壳,这样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就可以达到氘化锂所需温度,而且中国已经制造出原子弹,只要这个设想成功,实验起来应该会容易一些。

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可于敏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拿起纸笔直接推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原子弹爆炸的温度并不会燃烧外壳。

换句话说原子弹爆炸后会发生许多反应,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在燃烧,可能可能打不到氘化锂所需温度。

即便大家对这个结论将信将疑,可于敏一直以来的能力却不得不让大家接受这个事实,就连当时的组长黄祖洽都有着泄气。

“实在不行将氘化锂加入到原子弹内部,做一个杀伤力大的原子弹好了。”

听到这句话,于敏又拿起纸笔推演起来。原子弹内部的高温足以达到所需温度,加入氘化锂确实可以做出一个超级原子弹。

可当于敏继续算下去时,他发现加入氘化锂后原子弹效果比之前大一千多倍,也就是说这就是氢弹。

这个重大发现极大程度上鼓舞了所有研究人员的心,接下来就是对这个想法进行完善、修改的过程了。

终于在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而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

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之初,美国人甚至以为是国家机密泄露了。当知道这是中国的自主研发后,惊讶得合不拢嘴。但此时的于敏并没有凭借氢弹扬名天下,反而处于隐藏状态。

一路的艰辛

事实上从研究氢弹开始,于敏就知道自己会改名换姓地隐藏起来,连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工作。这样做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因为其他国家的监听无处不在。

就像于敏推演出氢弹雏形一样,他想向好朋友邓稼先分享一下,顺便让他帮帮忙。可在电话中于敏却用了一套暗语。

“我们打猎打到一只松鼠,还没吃呢,因为想把它做成标本,但现在人手不够。”

听到于敏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邓稼先猜到自己这位好朋友一定是有了重大发现,为了保密这才说起暗语。于是赶紧回答:“我马上过去。”

也正是这种谨慎才使得氢弹只要没有受到太大干扰,可于敏却因此隐藏了二十几年。这二十多年中,他的妻子孙玉芹同样承受着生活的艰巨。

因为丈夫时常不回家,家里大大小小只能依靠孙玉芹一人完成,包括去医院生孩子都是一个人。别人询问丈夫工作的时候,就是孙玉芹最难受的时候,因为她也不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

“我最对不起我的妻子。”

这是于敏接受采访时的肺腑之言,前陪伴时间少,后半生却因为身体不好多次被妻子照顾。在于敏为祖国奉献的同时,孙玉芹也在默默地为这个家庭奉献着。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篇2】

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今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于敏个人简介: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投身于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氢弹突破中,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研究了热核反应中等离子体过程,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驰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篇3】

于敏,男,89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面对祖国的召唤,他隐姓埋名20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热血忠诚,默默奉献给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5年,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英明决策。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面对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他说:“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对于敏来说,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带领大家反复讨论研究,谨慎选择技术途径,认真试算物理模型。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他甚至趴在地上,绘出一条条特征线,然后马上跟大家讲解。于敏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因为产生灵感,半夜起床伏案工作;他的领导为了限制他出差在外无休止地工作,总是派一位同事与他同住。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深知知道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还是立即报告了上级,要求暂停试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可以为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他才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上级领导问他:“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于敏认真地答道:“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先。

在于敏潜心钻究的20多年间,他带领着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在核武器的武器化研究、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

198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987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1987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作者);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等称号。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篇4】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唯一不变的是,总有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那个爱皱眉头、喜欢思考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今年1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还是在2015年1月9日。

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只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对于这样的大场合,于敏并不习惯。因为此前几十年里,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的他,一直都隐姓埋名。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生前的一次自白。今天,当我们再次提起这个名字时,他已经成为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生命无法永恒,精神却能不朽。

功勋人物于敏事迹介绍【篇5】

于敏,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生于1926年8月16日,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于敏生前的卧室里,一本《三国演义》摆放在案头。和煦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照着泛黄起皱的封皮。可想而知,那位温文尔雅的主人,曾经多少次倚在窗前的靠椅上,翻阅着心爱的书籍。

其实,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更没想过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正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他,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然而,一次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谈话,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1961年1月的一天,雪花飘舞,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从钱三强坚毅的眼神中,于敏立刻明白,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也要尽快进行。

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还有几分不解。一向沉默的他,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后来这样说。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真正地独立。面对这样庞大又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想法。

这个决定,改变了于敏的一生。自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我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2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