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
翻开历史的书签,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美好明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希望大家喜欢!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篇1】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轰鸣巨响,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然而董存瑞的事迹曾有过“争议”,有关他舍身炸碉堡的报道,也是事发40多天后才得以见报。
舍身为国用手托起炸药包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曾有“争议”的战斗英雄
董存瑞牺牲后,时任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程抟九撰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并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汇报了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希望在党报上发表。林记者看完稿子,表情严肃地说:“这个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人敬佩,可是,要从领导上检查,恐怕就有问题了。这个战士本来是可以不牺牲的。他没带爆破支架,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细……”一席话给程抟九当头一盆冷水,报道稿被“枪毙”了。
据程抟九了解,董存瑞的连队属于总攻的第二梯队,参战前,就已经把半数的三角爆破支架支援给第一梯队了。董存瑞在炸掉桥型暗堡前,已经完成了9次爆破任务。当时爆破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牺牲46天后事迹得到宣扬
隆化解放后,时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程子华得知董存瑞这一壮举,十分震撼,连夜令秘书齐肃收集材料撰写新闻报道。终于在董存瑞壮烈牺牲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前线电)齐肃撰写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该报还同时刊登了程子华题为《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署名文章。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宣扬开来。
英雄尸骨无存以木代骨安葬
今天在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既非英烈遗骨,又非英烈遗物,而是一块木牌。
在董存瑞拉响炸药包时,大桥北半截被彻底炸毁。据程抟九等人回忆:他们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衣服残片……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埋葬的是一块楠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篇2】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怀来县人,1945年入伍,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存瑞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时年不满19岁。1948年,第四野战军第11纵队追授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9年5月29日,朱德同志为董存瑞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一、坚定信念,在不断锤炼中实现从军梦想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察哈尔省怀来县(今属河北省)南山堡村。全家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乳名叫“四蛋子”。
1940年初春伊始,家家户户都在热烈谈论一个新鲜话题:“八路军来了!”当时,由聂荣臻领导的部队来到平北地区的海坨山下,建立了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南山堡划归联合县第三区。1942年夏,联合县委派年轻的共产党员王平担任第三区区委书记。王平每次到南山堡,多是住在董存瑞家。这让董存瑞乐得合不拢嘴,天天缠着王平讲故事。每当这时,董存瑞最听话。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平,听他讲“狼牙山五壮士”“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等英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一个个抗日英雄的高大身影,就此印在了董存瑞的脑海里。
一次,王平讲到前任区委书记石裕民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光荣牺牲的事迹,听得董存瑞泪眼汪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猛地把小胳膊往上一举,大声说:“我长大了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像石叔叔那样跟鬼子斗。”
后来,董存瑞当上儿童团长,俨然成了一个大人。他配合区小队站岗放哨、查路条、送鸡毛信,还积极配合减租减息运动。
1943年秋的一个晌午,董存瑞在田里干完活,扛着铁锹回家。走到半道,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王平和县里的郭科长,在常寨子村被敌人包围,一番激战之后,二人砸了枪、烧了文件,与敌人同归于尽。闻讯,董存瑞心如刀绞,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
不久,新来的区委书记王福堂被董存瑞缠住了:“王书记,如今我是大人了,让我去当兵吧!”“你还小,部队不收啊!”王福堂笑着说道。
“毛泽东身边也有小八路,我为啥不能当呢!”听到董存瑞的话,王福堂暗自高兴:这娃子有头脑,有胆识,是棵好苗。于是,他拍拍董存瑞的肩膀说:“不要急,在家当儿童团长,不也一样打鬼子吗!”董存瑞却摇头。最后,王福堂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参加民兵基干队。此后,董存瑞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民兵。在民兵队伍里,董存瑞虽然年龄小,但埋地雷、扒铁轨、打伏击、抓汉奸都很快成为了“老手”。
民兵当久了,董存瑞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一心想到部队扛枪打仗。于是,他开始成天缠着村武委会主任要求当兵。主任总说他不够年龄,董存瑞气呼呼地对主任嚷嚷:“你不答应我,我也要去!我跟共产党跟定了。”
有一天,区联合政府办公室的门突然被董存瑞撞开了。正在开会的王福堂书记定睛一看:“四蛋子,你怎么来了!”董存瑞看了看满屋的人,憋了个大红脸,他脚跟一并,用不太标准的动作敬了个军礼:“报告书记,儿童团员董存瑞申请当兵打鬼子,请批准!”屋子里的人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表情,哄堂大笑。
董存瑞急忙挺挺胸脯,大声解释道:“别笑嘛!当兵是光荣的事,我等了很久了,现在不让我去打鬼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你们闹革命的时候不也是孩子吗!”满屋子人的表情都凝固了,这孩子的话让这些“老革命”心里不禁为之一震。
王福堂书记看到董存瑞这股迫切劲儿,高兴地说:“好!等我和你们村武委会主任商量一下,定下来再告诉你。”
1945年7月的一天下午,村武委会主任通知董存瑞:“今晚有几个人到区上报到参军,其中有你,赶紧回去准备吧!”“是!”董存瑞乐坏了,急忙跑回家。母亲抱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包,郑重地对他说:“好好干!不能给妈、给乡亲们丢脸!”董存瑞使劲点了点头。
就在这天深夜,董存瑞在第三区政府所在地杨家山参加了区自卫队。
点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董存瑞从小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一直努力实现理想,从未动摇。而这也是他在抗日烽火的锤炼中,逐渐由一个顽皮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并最终参军主要动力。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经得起风浪,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
如何像董存瑞一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信、做、守”。一是要“真信”。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组织上入党不难,但思想上入党不易。为此,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校准思想行为。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澄清模糊认识,剔除错误认识,纠正认识偏差,做到与党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要坚持常修常行。持续用理想信念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实做”。理想信念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为此,要着眼大局。把工作放在全局中去审视和谋划,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分清轻重缓急、有力有序地推进,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勇于担当。做到敢于攻坚、迎难而上,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注重实干。搞好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根据实际谋实策、出实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抓落实,把本职工作做到位。三是要“严守”。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坚守纪律规矩,直接关系到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为此,要谨慎用权。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自省自警、谨言慎行。要依规用权。把制度红线作为拒腐防线,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做到该有的环节一个都不少,该守的规矩一条都不破,用“铁规矩”打破“潜规则”。要秉公用权。划清公私界限,摒弃私心杂念,主动接受来自上级与下级、党内与党外、组织与群众的监督,做到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篇3】
董存瑞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幼年就随父亲下地干活,尽管年龄还小,可他的调皮却满村皆知。
1945年8月,董存瑞怀着满腔热血参军入伍。
入伍后,他苦练杀敌本领,很快熟练掌握了投弹、射击、刺杀、土工作业四大技术。此后三年时间里,他先后参加了大小战斗百余次,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获“勇敢奖章”三枚。
1948年2月,全国的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董存瑞担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
1948年5月25日,11纵队打响了隆化攻坚战。董存瑞所在的32师从东北方向进攻隆化中学据点。
下午3点,董存瑞所在的32师对隆化中学发起总攻。就在这时,学校北门一座横跨在旱河上的桥形碉堡,突然射出了子弹,阻挡住了6连前进的道路。
连队连续派出3名爆破手上去,结果他们都是刚出去不远就牺牲了。在敌人火力压制下,6连躲在战壕长达半个小时。
连长十分焦急,此时董存瑞和郅顺义站了出来:“连长,让我炸掉它!”
董存瑞在投掷手郅顺义的掩护下,迅速冲进了桥底。
但是看到桥下没有任何适合放炸药的地方,此时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把炸药包举起来,拉开了导火索……
战友看到这一幕,急得大喊:“快放下!”
董存瑞严厉回应:“卧倒!”
随着一声巨响,桥形碉堡瞬间被炸毁……32师随即如洪水一般向前冲了进去。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迅速来到碉堡前,寻找董存瑞的遗体。结果是“连个布条也没看到。没有一点痕迹……”
这场战斗之后,董存瑞被追授“战斗英雄”。时至今日,董存瑞大无畏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传承。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篇4】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一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地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材料【篇5】
81岁的吕小山大半辈子的工作都和董存瑞紧密相连,为了还原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捍卫英雄形象,他一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相伴存瑞50年,英雄从未走远
1967年,吕小山32岁,是河北省隆化县二完小(现存瑞小学)的一名教师。为筹备董存瑞烈士牺牲20周年纪念大会,他被借调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工作,自此,他的生活再也没有离开过董存瑞。
68年前的今天,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19岁的董存瑞烈士舍身炸碉堡。自此,隆化与董存瑞紧密相连。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工作的30多年中,吕小山接待过中外参观者600多万人次,他自己访问过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百余位知情者,还写了不少关于董存瑞的文章。
退休之后,他四处巡回演讲,宣传董存瑞精神。为捍卫英雄形象,他打了两场官司。如今81岁的他,每天上午还到董存瑞烈士陵园整理董存瑞的相关资料。
“我相伴存瑞半个世纪,英雄从未走远。你越走近英雄,越感到英雄的伟大;越学习英雄,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吕小山说。
董存瑞生前屡立战功,成为英雄绝非偶然
董存瑞牺牲时,吕小山12岁,在他年幼的世界里,“董存瑞”只是3个模糊的字。除了在课堂上学过董存瑞的事迹外,他的生活和这位英雄没有交集,直到他成了存瑞中学的首届学生。“我家里穷,没有因董存瑞而设立的助学金,我是读不到高中的。”吕小山说。
那个时候他就想知道,董存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可是,20年后,吕小山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工作时,陵园仅有一张董存瑞童年照片、一块烈士碑文和两份材料。至于解放隆化的战斗最早从哪里打响?我军是如何部署的?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是怎么进攻的?董存瑞又是怎样舍身炸碉堡的?……这些细节都不十分清楚。
“我想知道一个更鲜活、更真实的董存瑞!”抱着这样的想法,吕小山开始了数十年的考证之路。
在董存瑞的家乡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吕小山从英雄的父母董全忠、孙珍二老口中得知,董存瑞是“左撇子”,所以炸碉堡时是左手举炸药包,右手拉导火索,也得知董存瑞14岁就被选为南山堡抗日儿童团团长,站岗放哨,送鸡毛信。董存瑞为八路军通风报信有一套自己的诀窍——先把信包好,塞进牛粪里,然后把牛粪小心地放到篮子里,上面再用干粪盖住,敌人以为是捡粪的,很容易就躲过了检查。
吕小山从董存瑞儿时玩伴董连柱老人口中得知,董存瑞“机灵、胆子大,是南山堡的孩子王”;在董存瑞生前战友眼中,董存瑞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吕小山在整理董存瑞资料时深深感到,董存瑞成为英雄绝非偶然。
董存瑞生前所在连队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第32师第96团第6连,他是6连6班班长,6班被上级授予“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他本人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称号。
在不到3年时间里,董存瑞参加战斗110余次,与战友一起歼敌800余人,俘敌40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
“他在短短的两年零9个月里,能取得这样的战斗成绩是非常不易的。”吕小山说。
董存瑞精神永存,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红五月、五月红,存瑞幼儿园赞英雄,树立雄心与壮志,存瑞精神永传承……”
这是为了迎接董存瑞牺牲68周年“5·25”纪念日,隆化存瑞幼儿园邀请吕小山撰写的《存瑞幼儿园赞英雄》儿歌。
“别看吕老81岁了,可只要有宣传董存瑞的活动,老人家总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隆化存瑞幼儿园园长吴红梅说。
每年的5月25日,对吕小山而言,是最重要的日子,也是一年中他最忙碌的日子。
“因为生活经历局限,董存瑞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清晰、具体的生命个体。可是每年5月25日,我还是坚持到学校开办存瑞精神讲座。虽然他们现在不懂董存瑞精神,等长大后总会有理解的一天。我们不能忘了董存瑞,忘了英雄就忘了本!”吕小山说。
吕小山退休后,受聘担任北京市、承德市和隆化县11所学校及驻隆部队的社会辅导员。最初几年,他一年有10个月的时间四处巡回演讲,宣传董存瑞精神,每年受教育者达2万多人次。他说自己最喜欢给小学生、中学生讲董存瑞的故事,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孩子抓起”。
一个孩子曾向他提问:“董存瑞是为了解放中国牺牲的,可是现在没打仗,不需要牺牲,那我学习他什么?”
吕小山回答:“你是学生时,遵守纪律、不怕辛苦,把知识学深学透。你走向社会后,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都是学习。”
在和吕小山的谈话中,他反复提到董存瑞精神,那就是:“甘于吃苦,严于守纪,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他说,一代代隆化人用实际行动将存瑞精神实践着、传播着,董存瑞精神永存,永远值得后人纪念学习。
上个世纪80年代,从隆化参军的王尚明在一次劳动中勇救战友,英勇牺牲。
在隆化,有存瑞幼儿园、存瑞小学、存瑞中学。1985届存瑞中学学生杨文龙,北大毕业后,历经各种艰难,创立高校后勤联盟,他多次回存瑞中学讲课,谈存瑞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我捍卫的不仅仅是共和国历史,还有民族的未来
2007年5月24日,董存瑞牺牲59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为战斗英雄依法维权”的案件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72岁的吕小山以证人身份出庭。
事件起源于2006年某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质问有谁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并妄言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
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为新中国捐躯的历史事实,竟然在半个多世纪后,被人称为一种“推测”。随后,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恶搞之风,有人把董存瑞当成恶搞对象,丧失底线地胡编乱造。
董存瑞被质疑、被恶搞,激怒了董存瑞生前部队的老首长、老战友和董存瑞亲属及隆化人民。当地报纸和一些老兵,纷纷撰文批驳。吕小山也在《解放军报》《承德日报》等发表《我访问20多位董存瑞献身时的见证人》《让存瑞精神永放光芒》等多篇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章。但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内,当事方拒不认错、道歉,2007年3月,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弟弟董存金将杂志社等三方告上了法庭。
为还英雄清白,吕小山访问了目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郭成华(存瑞生前所在6连指导员)等多位董存瑞战友,并查了自己搜集到的郅顺义、任光玉(存瑞生前所在6连1班班长)等20余名董存瑞炸碉堡见证者的访谈录音。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董存瑞是舍身炸碉堡的英雄。
吕小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英雄是一种信仰,是一个民族的良心。我拼尽半生捍卫英雄,捍卫的不仅仅是共和国历史,还有民族的未来。”最终,被告方赔付董存瑞的亲属诉讼费等数万元。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现任董存瑞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沈文对记者说,“郁达夫的这段名言非常深刻,英雄不容亵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隆化人民都不会允许任何人亵渎英雄董存瑞。我们也会向吕老那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将存瑞精神不断传承、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