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个人事迹
奥运会,全世界关注的话题,运动员们挥洒汗水拼搏多年所展现的舞台。冠军的光芒非常耀眼,背后的心酸却很少有人知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奥运会的个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奥运会的个人事迹(篇1)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奥运会的个人事迹(篇2)
_年北京奥运会100米蝶泳决赛,美国名将菲尔普斯以0。01秒的微弱优势战胜塞尔维亚选手查维奇,夺得金牌,为他获8枚金牌的传奇又添一金。
100米蝶泳决赛开始时,菲尔普斯落后于查维奇,比赛进入最后10米,查维奇仍旧以微弱优势领先,菲尔普斯此时落后查维奇一个手掌的距离。如果不出现奇迹,菲尔普斯很难超越查维奇。
100米终点触壁,奇迹出现!查维奇与菲尔普斯几乎同时触壁,查维奇略先。但查维奇是先右手触壁,然后才按上左手。而菲尔普斯是双手同时触壁,先于查维奇的左手!由于触壁必须双手,因此尽管查维奇最先右手触壁,最后还是菲尔普斯以0。01秒的优势战胜了查维奇,夺得金牌。
0。01秒!短不短?短!但是,成功就是0。01秒决定的。机遇稍纵即逝,关键时刻,我们绝不可以迟疑和观望。
奥运会的个人事迹(篇3)
本届奥运会最人本的发光点:奥运会难民代表团(Team of Refugee Olympic Athletes,简称“ROA”)。
这个难民代表团,由10个成员组成,有两人原籍叙利亚(均参加游泳项目),两人原籍刚果共和国(均参加柔道项目),五人原籍南苏丹(均参加田径项目)还有另一位原籍埃塞俄比亚的选手参加马拉松项目。
他们的旗帜将会是全场瞩目的焦点:奥林匹克会旗。
这是世界史上的第一次。
他们代表的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纯纯粹粹地为了自己而战,为了“难民”这个身份而战。
奥运会的个人事迹(篇4)
_年墨西哥城奥运上,马拉松比赛颁奖结束后的一个小时,有消息传来还有一个选手仍在参赛,这个选手就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19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抵达终点后,他进入体育场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鼓掌和敬意。
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途中,一名记者发现他,并不解地询问他还继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于是便有了那句名言:“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也许这在当时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历史性的时刻,但在多年之后回望,他已成为了被载入奥运史册的 “最美的垫底者”。
奥运会的个人事迹(篇5)
邹凯_年出生在四川泸州,那是一座位于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美丽城市,满城飘着酒香。小时候的邹凯像患了多动症一样,在姑妈的劝说下,父母4岁把“猴跳舞跳”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遭遇意外
邹凯现在还记得把他带入职业体操的那次重要比赛。在比赛前,邹凯随家人在泸州坐出租车时不慎发生车祸。“当时是出租车倒拐时车门开了,结果我就被甩了出去,把家里人吓惨了。”这次意外车祸让邹凯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差点失去参加省运会的机会,“还好最后还是参加了,但我的左边脸当时肿这么高!”邹凯比了个夸张的手势。
入选国家队
在接到队里通知,说要进国家集训队训练的那个晚上,邹凯或许和在奥胡斯一样难以入睡,他幻想能参加亚运会、世锦赛,甚至奥运会,然后挂着金牌回北京,在冠军榜上留名,这小子,心里清楚着呢。不过一看到天安门,巨大的落差就把小孩打晕了。“真的是巨大的'落差,我在四川队那批队员里是最强的,但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啊,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我当时状态也不断下滑,咋个说呢,梦想破灭了。”不过邹凯的反应不像他描述的那么慌,很冷静,当时给自己说得最多的是四个字--面对现实。
成长的烦恼
邹凯同时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运动就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体重非常重要,但14岁的邹凯进国家队后,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那时候又在长个子,又在长体重,训练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邹凯回忆。
自我评价
邹凯的自我评价也透着一股“门儿清”的聪明,优点缺点明白得很。在下榻酒店的海景房里,他笑称自己并不是自由体操和单杠强而被国家队看上的,当时各项实力比较平均,但渐渐的其他各项的成绩都下去了,就这两项还行,“最后就练成强项了”:“我最大的缺点是力量差,身上都是肥肉,腿部力量一般,但我协调性还可以,所以在自由体操上实力还行。单杠比赛和吊环不一样,他强调全身的力量运用和身体协调,这两个现在都是我的强项。”
小名“小眯”
邹凯私底下是个很开朗的孩子,不过面对教练、领导或者摄像镜头,他都显得很拘谨。“小眯,开一下门。”队友在门外唤着邹凯的小名,像是叫猫一样。对这个外号,邹凯并不介意,“我眼睛有点弱视,不敢戴隐形,也不敢动手术,怕耽误训练。”正是这个原因,让邹凯忍着不玩电脑游戏,闷了只看看碟,只要眼睛不舒服,马上关机闪人。
亲友看直播高呼小眯加油“太激动了!太高兴了!”昨日中午12时37分,当四川小将邹凯顺利完成全套动作,从单杠上稳稳落地的那一刹那,家乡酒城泸州沸腾了。“邹凯,我们为你骄傲!”
昨日上午,邹凯的父母和亲友助威团相聚在泸州滨江路一茶楼。在茶楼,“小眯加油!邹凯雄起!”,观众们手握小红旗不时挥舞。
昨日中午1时30分许,邹凯父母回到住家小区时,迎接他们的是小区居民的狂热:暄天的锣鼓、雷鸣般的鞭炮和巨幅的祝贺横标。为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禁放烟花爆竹多年的泸州城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泸州自10多年前的城区烟花爆竹禁令,首次为平民英雄邹凯而开禁。
他小时候就喜欢蹦蹦跳跳
“邹凯平时总爱眯着一双眼,小眯的绰号因此而得。”母亲朱世群说。
_年前,邹凯出生于酒城泸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市公交公司一名售票员。“邹凯从小体弱多病,但出奇好动,一天到晚在家里蹦跳个不停不休。”朱世群的印象中,幼时的邹凯,曾令她伤透脑筋。与其他父母惩罚孩子犯错行为不同的是,体迷父亲邹小龙的家教,不是打和骂,而是效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罚邹凯双手着地靠墙倒立。“错误犯得越大,倒立时间就越长。”
_年,朱世群将体弱多病的爱子送到泸州市体操训练馆林朝阳教练手中,开始了邹凯的体操人生之路。“说实话,那时送儿子上体校,完全是为了治他的好动症,有点关禁闭的想法。没想到,儿子却从此迷上了体操。”“幼儿时期的邹凯非常聪明,训练刻苦,自觉性强,对动作的领悟能力和协调性非常好。”虽时隔_年之久,林朝阳教练回想到他的得意弟子时,仍印象深刻。
邹凯成长途中,_前发生在泸州闹市街头三星街上的惊魂一幕,至今让朱世群记忆犹新。“_年,邹凯代表泸州体操队前往自贡参加比赛。为赶时间,我招了一辆出租车送他到车站。不知何故,车行至三星街时,平时锁死了的左方后车门突然打开,邹凯从车内被抛向街头,径直滚到大街中央。幸好当时无车经过……”
然而,受伤不轻的邹凯并未放弃比赛,缠着绷带上阵参赛的小邹凯,以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不仅征服观众也征服了裁判。“正是这场带伤比赛的突出表现,邹凯被省体操队教练慧眼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