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个人事迹 >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

时间: 小龙 个人事迹

事迹指的意思是个人或集体过去做过的重要的事情,而现多指对革命、对人民有益的事,简单来说就是事情的迹象,事一般表示的意思是事情,迹也就是迹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鲁达个人主要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篇1】

一览水浒传中众多英雄好汉,个个英勇无畏,侠义忠肠,威震一方。花和尚鲁智深与黑旋风李逵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两位好汉处处相像,却又有所不同,且看。

鲁智深,本名鲁达,因他背上有块刺青故得绰号“花和尚”。原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经经略府提辖,又称“鲁提辖”。后为逃亡在五台山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受宋江拉拢上山,被封为步军头领之首,为梁山立下许多汗马功劳。

李逵,又叫李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农户出身家有老母与一兄李达,因打死了人而逃亡,遇到赦宥,当上江州牢城的一个小牢子,与时任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的戴宗熟识。与宋江偶然相遇后入伙,是梁山泊第五位步军头领,参与许多重大活动。

若细说二位好汉的相同之处,首先便是两人的外形与作战风格。其一,他们均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其二,均惯用斧子,锤子的重型武器。其三,他们都善打硬仗,与敌人正面对抗,往往作战时士气勇猛,无人能挡。

再谈二人性格,不难发现最大的相同就是刚直与侠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解金氏父女之扰;大闹桃花村,惩治恶人周通,除刘太公之女被逼婚之忧。李逵怒杀殷天锡,触怒高太尉。且不说事件结果如何,二位好汉的见义勇为,扶危济贫,嫉恶如仇已跃然纸上,还有其行事的鲁莽。

虽然二位英雄有如此之多的相同之处,二人在水浒中未上梁山的境遇和下场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做僧避祸,不守戒律,大闹五台,终看破世俗,于六和寺出家。一个是陷入困境,受宋江相助,终却被疑心毁梁山声誉,饮毒而亡。究竟为何?答案便是他们骨子里的不同。

鲁达做官出身,阅历丰富,认清社会现实,并对此深恶痛疾。他虽然同李逵一样行事鲁莽冲撞,但却在斗争时考虑细致。三拳打死镇关西,他首先想到自己会为此而坐牢,又是独自一人,后半生定过得不是滋味,便假装当做镇关西诈死,在光天化日之下逃了。再者说,宋江要招安,他极力反对,这足以说明他极富正义与自己的立场,他加入梁山泊的目的便是反抗黑暗的朝廷。但李逵却不同,他是率真,敢作敢为,但这并不是他反抗意识强的表现。许多时候他的举动缺乏思考与目的,不是出自命令就是自我的宣泄,甚至有时后者的意愿超过前者,这一点从江州劫法场尤其体现。至于反抗朝廷的理由,他似乎是想拥戴他心中的大皇帝宋江而已。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如此评价鲁智深“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真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鲁智深活成了一个嫉恶如仇的正义英雄,李逵活成了一个愚忠的江湖怪兽。他们心里,只是装着不同的梁山,罢了。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篇2】

“手持玉蟒禅杖,身披皂直裰背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貉腮胡须。”看到这几句,每个人几乎都会想到吧——鲁智深,鲁达,绰号:花和尚。他的口头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一“洒家来也”。

鲁智深,原名鲁达,当提辖后,人们也经常称他为鲁提辖。他在梁山一百单八单将中排行第十三位。他豪爽豁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108单将就数他行侠仗义。为了帮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逃脱杀人罪便上了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号为“智深”。

他自不是守规矩的人,很快就破了三戒,他借着酒劲,大闹五台山,便有了“花和尚”这个绰号。当林冲在野猪林正要被杀时,碰巧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救林冲而大闹野猪林。他甚至火烧瓦罐寺,也为老僧们打抱不平,他一直都是一位江湖侠者。

他也粗鲁莽撞,他也急性,好战,杀过人,放过火。“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他,只打抱不平。面对幼、老,他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当金氏父女离开酒馆后,怕店小二再去追赶,便在店里掇了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饥肠辘辘到瓦罐寺,手捧着的一锅热粥吃,而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粥相争时,便撇下热粥,再也没吃一口……

而那句“洒家来也”一直回荡在我心中。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篇3】

在梁山泊中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英雄,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本名鲁达,原是一名军官,因打抱不平而失手伤人性命,为避官司,被迫出家做了和尚,他师傅给他起了个法名为“智深”。也正是他这名字的变化让我对他更是喜欢。

我喜欢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当他知道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既赠送银两,又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而对恶霸郑屠则十分痛恨,在惩罚他时失手三拳将其打死。面对失手打死郑屠的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个故事中鲁智深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我还喜欢他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当他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老家。小说中为凸现鲁智深的这一性格特点,还用李忠的“小气"作对比,让人对智深的那种豪气更是赞叹不已。

我也喜欢他率直粗犷。做和尚的他不拘束于佛门戒律,喝酒吃肉,但心中有佛,替天行道,最终求得“正果”。

我更喜欢他侠肝义胆、勇而有谋、胆大心细。在林冲惨遭高俅陷害流放沧州时,一路暗中护送,在野猪林,押送公差图谋杀害林冲的危急时刻,救了林冲一命,后又直接把林冲护送到沧州附近确保他的安全后才离开。

所以我们要向“花和尚”鲁智深学习。学习他的一身正气、有勇有谋,学习他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挺身而出。当然啦,在我们生活中,对于正义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见义勇为时,不能因为做好事把自己也搭进去。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篇4】

鲁达,身宽体胖,他有些粗卤,也有些精细。(李逵处已经提到过他粗卤的类型,本文不再重复)。

在金老父女啼哭时,他摔了碗碟,此一处说明他性急如火,还有打虎将李忠,别人都没有卖完药,就被他拖走了,足以说明鲁达是急性子。

鲁达仗义过人,他容不得一个恶人在世上。郑屠被他三拳打死。他能杀的恶人都杀了,他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他为弱小的人伸张正义,甚至不惜得罪他的顶头上司说仗义,此回的金老父女,三人并不相识,鲁达却无条件帮助他们,还因此犯罪,这难道不是仗义之士的行为吗?

论精细,他也有头有脑。不像李逵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他特意来消磨郑屠的时间,坐在郑屠旁让店小二不敢报信。这是何等精细。他不会像李逵一样以来就拳打脚踢,他在等打人的理由。他不信郑屠相当猴子被他耍。那怎么可能呢?人都有尊严。郑屠也不例外。他拿起刀来砍鲁达。这下他有打人的理由,却没想到三拳打死镇关西。但鲁智深不惊慌,他说郑屠诈死。不惊慌的样子让人觉得郑屠没死。既然说是诈死,必定要抢救。鲁达用这一点儿时间,逃跑了!在这里,你看得出他粗鲁吗。这就是鲁达精细之处。

在五台山上,鲁达跟以往一点没变,随意违背僧法。吃酒吃肉,殴打僧人,为所欲为。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一吃酒就耍性子,大闹五台山,这就是他的绰号——花和尚的由来了。这就是他粗卤的一面。

鲁达性子很直,他从不对兄弟隐瞒自己的秘密。他把自己的罪也与林冲说了。他信任林冲,觉得林冲不会背叛他。确实,鲁达交到了一个好朋友,而林冲也交到了一个不放弃他的朋友。(野猪林一文)

在刘太公家里,他躲在黑漆漆的屋内,准备突袭。(其实不偷袭也能胜)故意让小霸王周通出洋相,让此文生趣,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打人时,他粗鲁,可有时候,他却比诡计多端的智多星吴用还机敏,真是令人敬佩。

鲁达个人主要事迹【篇5】

一日,正与史进、李忠吃酒时,但因听闻镇关西郑屠欺侮民女,气愤不已。当下赠了金家父女些盘缠,发付二人回乡。复回身去寻郑屠,鲁达消遣了他一番,待他悟得,两人扭打在一起。鲁达一脚将他踢翻,只三拳,竟将郑屠打死。

鲁达连忙离了渭州,东逃西奔。一日却又逢着自己救出的金家父女,收留二人的赵员外荐鲁达上五台山做了和尚,寺院长老赐他法名唤作智深。鲁智深本是愚卤直人,哪受得了清规戒律?住不几日,长老便打发他到东京大相国寺去。

行了半月,鲁智深一日于桃花村刘太公家借宿。恰逢着桃花山周通要来强娶刘太公之女,鲁智深假扮新娘将其痛打一番,周通狼狈逃上山去。过不多时,又有强人下山来为周通报仇,原来却是渭州有过一面之缘的李忠。三人冰释前嫌,周通亦答允不再强娶刘女。鲁智深在桃花山上住不几日,因嫌二人悭吝,抢了山上些金银,径自下山去了。

再向东京去时,又与史进同除了强霸瓦罐寺之恶人。二人同行不几日,史进奔华州,鲁智深自往东京。到了大相国寺,鲁智深做了管菜园的菜头,又制服了一众泼皮,倒拔垂杨更是让一众人心悦诚服。一日鲁智深舞动禅杖,试演武艺,却因此又识得了林冲。

却道林冲恶了高太尉,被发配沧州。高太尉差公人半道上取林冲性命,鲁智深闻得,忙一路护送林冲到了沧州。

这一举可恼了高球,鲁智深只得离了东京。过孟州十字坡时,被孙二娘麻翻,幸得张青早回,没伤了性命。依张青言语奔二龙山时,却不得入伙。正逢着杨志,二人依曹正之计打下二龙山,落草为寇。

随后武松亦上了二龙山,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同归了梁山泊。

鲁智深上了梁山泊亦是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排座次时排了第十三位,称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亦不愿受招安,然无可奈何。征大辽时鲁智深立功不小,讨方腊时更是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腊。鲁智深立此大功却无意封赏,在六合寺时竟闻潮信而圆寂。

吾闻智真长老赠鲁智深四字偈言时浑然不解其意,不料竟一一应验,佛法之妙竟一如斯乎?

又记得智真长老尝言鲁智深定成大果,曾甚不以为然。自以为智深毫无佛门弟子之形,何以能成大果?至见其生擒方腊,方叹其为民除了战乱,正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常闻道“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鲁智深亦属此之类乎?

有诗赞云:

三拳惹出天大事,削发为僧难自制。

饮酒食肉蔑清规,其实心中自有智。

2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