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7》王亚平典型事迹
《榜样7》为大家宣传介绍了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其中有关于王亚平的事迹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榜样7》王亚平典型事迹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榜样7》王亚平典型事迹
最近一段时间神舟十三号顺利返航的消息受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伟大的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终于回到了地球的怀抱,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王亚平。
作为一名女性航天员,她打破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很多纪录,她不仅是首位两次登上太空的女性航天员,还是首位在太空出舱活动的女性航天员。我们都知道由于女性和男性在体能上的差别,女性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王亚平做到了,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证明,在航空航天方面中国的女性丝毫不会输给男性,她的每一项成就都让国人感到特别骄傲。在成功返回地球之后,王亚平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中国航天工艺形象大使,之所以不与她这个称号,只希望王亚平的事迹能够鼓励更多热爱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王亚平也非常珍惜这个称号,在线鼓励青少年们加入航天队伍,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了解王亚平的朋友们都知道王亚平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并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家庭。
她出生于农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父母以及亲戚根本不懂什么是航天,对于他们来说,种好自己脚下的地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王亚平并不这样认为,她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即使身边的人都不理解她,但是也丝毫不会改变她对于航天的执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发奋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除了学习方面非常努力之外,王亚平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在加入了航空队之后,她发现自己的体能远不如同队的集团队员,于是她便普遍体能用男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总是第一个到训练场,但是却是最后一个离开。
如果换成其他人可能早就受不了了,但是王亚平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自己能加入航空队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了。既然走到这一步,就要做到最好,不辜负自己曾经的付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亚平最终两次登上太空创下了多项记录,还多次被授予了英雄航天员的称号。其实王亚平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个男人的支持,这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赵鹏。
王亚平和赵鹏于2006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么多年以来两人的生活一直甜甜蜜蜜,赵鹏也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他的工作也比较忙,但是考虑到王亚平工作的特殊性,赵鹏做出了让步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任务。即使王亚平经常因为训练不能回家,赵鹏也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争光。
说起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之前二者都是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他们发现两人都参与了这次任务,于是约好在空中相遇的时候,要向对方传达自己的爱意。本以为将是一段甜甜的爱情故事,没想到赵鹏竟然认错了自己的妻子,错把另外一位女飞行员刘洋当成了自己的妻子王亚平。
于是他就这样把表达爱意的电波传给了刘洋,收到电波之后的刘洋非常的懵,不知道赵鹏为什么会给自己发这段电波,直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赵鹏把她当成了王亚平,这才闹出了这么小小的乌龙。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做,之前的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打招呼的,由于当时二人都是军人,并不能够随时随地的联络,于是他们才想到了这个办法,当两人在空中相遇时,便给对方发一条表达爱意的电波,即使擦肩而过的二人并没有说话,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这也让大家忍不住感慨到,这就是飞行员的浪漫。
在王亚平和赵鹏结婚的第三年,他们打算生一个孩子,本来两人已经做了这个决定,但是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时航天员选拔开始得知消息后的王亚平激动不已,成为一名航天员,一直都是她的梦想。
于是她几乎想都没有想就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之后,王亚平凭借着过人的飞行技术以及心理素质,成功当选了。得到这个结果之后王亚平非常激动,但是随即她就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她必须暂时放弃生孩子的计划,这个选择对她来说非常困难。
一边是自己的梦想和责任,一边是自己小家的幸福,无论怎么选她都会有些不甘心。就在她纠结不已时赵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对他来说支持妻子的梦想是最重要的事情。当时的赵鹏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如果继续飞行下去,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对于赵鹏来说,升官与否并不重要。
如果夫妻两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只是想着自己,那么这场婚姻一定不会长久,为了解决妻子的后顾之忧,赵鹏主动辞职跟随王亚平来到北京,当起了王亚平背后的男人。对于很多男人来说,事业远远比家庭重要。但是赵鹏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他知道妻子能够当选航天员究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他甘心为妻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他明白一名航天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之中,不应该有任何的顾虑,于是他便将家中的所有琐事都包揽了下来,从来都不惹王亚平生气。
终于在2013年的时候,王亚平乘坐神舟十号飞船飞上了太空,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历史。
在所有人都为她鼓掌欢呼时,赵鹏的内心却非常复杂,从理性来看他相信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十分相信他的妻子,但是却还是忍不住为妻子担心。
直到半个月之后,神舟十号成功着陆内蒙古,他才放心的松了一口气。那一刻对于赵鹏来说,什么荣誉都无所谓了,只要妻子能够平安地回来就行。
2016年王亚平终于如愿地当上了妈妈,没有休息太久她又重新投入到训练当中,重新回到训练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体能的下降还是让王亚平有些失落,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沮丧,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动力。
2021年10月16号王亚平再次乘坐神舟十三号登上太空,在太空出差半年之久,这个时间创下了我国在太空最长出差时间记录。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王亚平化身太空教师,向大家展示了空间站的各种生活场景,并于元旦和春节期间将所有数篇战士和全国人民送上了新年的祝福,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
今年四月份神舟十三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且成功返航,在王亚平出舱之后,赵鹏首先带着女儿和鲜花,欢迎她回到地球的怀抱,他们的感情令人羡慕不已。曾经在一次采访中,王亚平向大家表示,在她的心中她是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但是她不算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因为在女儿出生不久,她便投入到了训练当中,之后也很少有回家陪伴孩子的机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几乎没有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赵鹏和她的父母在照顾,因此她非常感谢自己的丈夫赵鹏,其实自古忠孝难两全,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权衡,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即使是圣贤之人,恐怕也没有办法完全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王亚平会感到纠结并不是什么大事,这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多亏了有赵鹏的出现,才能够让王亚平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当中,最终两次成功的登上太空,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力量。很多人可能会替赵鹏可惜,如果她当初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如今是不是也能做出一番成就呢?其实我们并不能这么看问题,既然赵鹏当初选择了家庭,那就说明对于赵鹏来说,家庭比事业更加重要。
谁说成功的人一定是事业有成,如今在赵鹏的支持之下,王亚平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成就,赵鹏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满足和开心的。夫妻之间不需要计较那么多,只有这样,婚姻才能够长长久久地持续下去。
赵鹏和王亚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是互相成就的,无论是谁离开了对方,恐怕都不行。这大概就是婚姻的魅力了,希望他们之后也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王亚平航天员个人资料
中国人的航天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明朝成千上万的工匠发射自己的飞龙火箭,到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国家不仅在航天事业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让全世界的宇航员都学会了中文。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这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再次发射,将三名中国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这一次工作持续了六个月,春节要在太空举行,代表着中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次进入太空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叶广福和王亚平。王亚平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女航天员,一出场就备受关注,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知识仅仅局限于一个名字和一个航天员的光环,他们并不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王亚平有多爱自己的航天员生涯?面对采访,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职业:“宇航员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是我热爱的事业,因为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一切困难,克服一切困难,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可见,正是因为这份爱,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通过了层层筛选,在众多优秀女航天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名字也将载入史册。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次乘坐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是王亚平的第二次太空之旅。早在2013年,她就已经去过一次太空,在太空给中国孩子上了一堂独特的课,获得了“太空老师”的称号。很多看过太空直播课的人应该还记忆犹新。
他们与王亚平、聂海胜和张一起将神舟十号送入太空。6月20日,王亚平是主讲人。在指挥员聂海胜和摄像师张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在王亚平的太空环境中,她描述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她精心进行实验,用温柔的语气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远程课,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对于太空授课的成功,王亚平很谦虚:“成功完成的背后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是很多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王亚平的这一课,不仅仅是在太空做简单的实验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内容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普及。你如何解释课程的内容?内容是什么?王亚平在背后也做了很多努力。
两次成功通过国家筛选,成为承载中国14亿梦想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一路成长,就是因为她那种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精神,承受了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才有了她现在的成就。
《榜样7》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7》,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我们要学“榜样”、溯初心、担使命,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永葆“奋进三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前进。
感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如磐信念,振奋奋勇前行的“状态”。在“生命的禁区”,祁发宝坚守了20多年,十三次与死神擦肩;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50多年来,“活界碑”魏德友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当代愚公”黄大发历时36年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如今,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我们要常怀“国之大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往前排”,个人荣辱得失“靠后放”,将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进行“再萃取”“再结晶”“再升华”。在新征程中融入大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感悟“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实干精神,锤炼知重负重的“姿态”。中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陈定昌古稀之年,在重大项目进行时,依旧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住小土院、吃馒头、熬夜搞试验;会拄着拐杖,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大漠,冒着大雪到现场指导工作。七连屿党工委一班人默默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短短七八年的时间,让七连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无论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还是伟大复兴的道路,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等待征服,需要我们迈开腿子、撸起袖子、躬下身子,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啃几次“硬骨头”,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朝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奋蹄疾行。
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高尚情怀,保持真挚为民的“常态”。“燃灯校长”张桂梅十几年如一日牺牲所有休息时间,竭尽全力地帮助学生,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作为仙林街道的“大家长”,孙金娣的办公室设在职工食堂,她把有限的精力和热情都献给了基层工作,献给了仙林街道这个大家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年轻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时刻牢记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小事”中锤炼心性,砥砺为民情怀,当好“老百姓的官”。用心用情用力把事关老百姓大事小情的每件事都做实做好,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